010 《电子商务:理论、实践与前沿 (E-commerce: Theory, Practice, and Frontiers)》


作者Lou Xiao, gemini创建时间2025-04-22 08:12:23更新时间2025-04-22 08:12:23

🌟🌟🌟本文由Gemini 2.0 Flash Thinking Experimental 01-21生成,用来辅助学习。🌟🌟🌟

书籍大纲

▮▮ 1. 电子商务概论 (Introduction to E-commerce)
▮▮▮▮ 1.1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commerce)
▮▮▮▮ 1.2 电子商务的类型与模式 (Types and Models of E-commerce)
▮▮▮▮ 1.3 电子商务的价值与影响 (Value and Impact of E-commerce)
▮▮▮▮ 1.4 电子商务的法律与伦理 (Laws and Ethics of E-commerce)
▮▮ 2. 电子商务基础技术 (Fundamental Technologies of E-commerce)
▮▮▮▮ 2.1 互联网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Internet Technology)
▮▮▮▮▮▮ 2.1.1 TCP/IP 协议 (TCP/IP Protocol)
▮▮▮▮▮▮ 2.1.2 HTTP 协议 (HTTP Protocol)
▮▮▮▮▮▮ 2.1.3 域名系统 (DNS - Domain Name System)
▮▮▮▮ 2.2 网站建设技术 (Websi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 2.2.1 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 2.2.2 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s)
▮▮▮▮▮▮ 2.2.3 JavaScript
▮▮▮▮▮▮ 2.2.4 服务器端技术 (Server-side Technologies)
▮▮▮▮▮▮ 2.2.5 数据库技术 (Database Technologies)
▮▮▮▮ 2.3 移动互联网技术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 2.4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Technologies)
▮▮ 3. 电商平台构建与运营 (E-commer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 3.1 电商平台类型与选择 (Types and Selection of E-commerce Platforms)
▮▮▮▮ 3.2 电商平台搭建流程与关键技术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E-commerce Platforms)
▮▮▮▮ 3.3 电商平台运营策略与管理 (Operation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of E-commerce Platforms)
▮▮▮▮ 3.4 用户管理与客户服务 (User Management and Customer Service)
▮▮▮▮ 3.5 商品管理与库存控制 (Product Management and Inventory Control)
▮▮ 4. 网络营销与推广 (Online Marketing and Promotion)
▮▮▮▮ 4.1 搜索引擎营销 (SEM - Search Engine Marketing)
▮▮▮▮ 4.2 社交媒体营销 (SMM - Social Media Marketing)
▮▮▮▮ 4.3 内容营销 (Content Marketing)
▮▮▮▮ 4.4 电子邮件营销 (Email Marketing)
▮▮▮▮ 4.5 联盟营销与网红营销 (Affiliate Marketing and Influencer Marketing)
▮▮ 5. 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 (E-commerce Payment and Security)
▮▮▮▮ 5.1 电子商务支付系统 (E-commerce Payment Systems)
▮▮▮▮ 5.2 电子支付流程与技术 (Electronic Payment Process and Technology)
▮▮▮▮ 5.3 电子商务安全威胁与防护 (E-commerce Security Threats and Protection)
▮▮▮▮ 5.4 支付安全与风险管理 (Payment Security and Risk Management)
▮▮ 6. 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E-commerce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6.1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E-commerce Logistics Models)
▮▮▮▮ 6.2 电商物流运作流程与技术 (E-commerce Logistics Operation Process and Technology)
▮▮▮▮ 6.3 供应链管理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E-commerce)
▮▮▮▮ 6.4 物流效率优化与成本控制 (Logistics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and Cost Control)
▮▮ 7. 用户体验与客户关系管理 (User Experience and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7.1 用户体验 (UX - User Experience) 设计原则 (User Experience (UX) Design Principles)
▮▮▮▮ 7.2 电商平台用户界面 (UI - User Interface) 设计 (User Interface (UI) Design of E-commerce Platforms)
▮▮▮▮ 7.3 客户关系管理 (CRM -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系统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Systems)
▮▮▮▮ 7.4 提升用户忠诚度与复购率策略 (Strategies to Enhance User Loyalty and Repurchase Rate)
▮▮ 8. 跨境电子商务 (Cross-border E-commerce)
▮▮▮▮ 8.1 跨境电商的定义与发展趋势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 8.2 跨境电商模式与平台 (Cross-border E-commerce Models and Platforms)
▮▮▮▮ 8.3 跨境电商支付、物流与关务 (Cross-border E-commerce Payment, Logistics, and Customs Clearance)
▮▮▮▮ 8.4 跨境电商政策法规与风险管理 (Cross-border E-commerce Policies, Regulations, and Risk Management)
▮▮ 9. 新型电子商务模式 (Emerging E-commerce Models)
▮▮▮▮ 9.1 社交电商 (Social E-commerce)
▮▮▮▮ 9.2 直播电商 (Live Streaming E-commerce)
▮▮▮▮ 9.3 社区电商 (Community E-commerce)
▮▮▮▮ 9.4 内容电商 (Content E-commerce)
▮▮ 10. 电子商务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Future Trends and Challenges of E-commerce)
▮▮▮▮ 10.1 电子商务的未来技术趋势 (Future Technological Trends in E-commerce)
▮▮▮▮ 10.2 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趋势 (Innovation Trends in E-commerce Business Models)
▮▮▮▮ 10.3 电子商务政策与监管趋势 (Policy and Regulatory Trends in E-commerce)
▮▮▮▮ 10.4 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E-commerce)
▮▮ 附录A: 电子商务常用术语表 (Glossary of Common E-commerce Terms)
▮▮ 附录B: 电子商务案例研究 (E-commerce Case Studies)
▮▮ 附录C: 电子商务工具与资源 (E-commerce Tools and Resources)


1. 电子商务概论 (Introduction to E-commerce)

1.1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commerce)

电子商务 (E-commerce) ,顾名思义,是指利用电子工具和网络技术进行的商业活动。更精确地说,电子商务 是指在互联网、广域网、局域网以及价值网络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的交易活动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在数字时代的延伸和创新。它涵盖了商品和服务的在线买卖、电子支付、在线营销、供应链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方面。

1.1.1 电子商务的定义 (Definition of E-commerce)

从广义上看,电子商务不仅仅局限于在线购物,它包括所有利用电子和数字技术进行的商业活动。这可以包括:

电子数据交换 (EDI -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企业之间通过标准化的电子格式交换商业文档,如订单、发票等。
电子资金转账 (EFT -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通过电子手段进行资金的转移,例如银行转账、在线支付等。
互联网营销 (Internet Marketing):利用互联网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活动。
在线客户服务 (Online Customer Service):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咨询、支持等服务。
供应链管理 (SCM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整个供应链流程。

从狭义上看,电子商务主要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在线交易活动,特别是 B2C (Business-to-Consumer)B2B (Business-to-Business) 的商品和服务买卖。本书主要聚焦于狭义的电子商务,即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在线交易活动及其相关领域。

核心概念包括:

数字化交易 (Digital Transactions):交易过程和环节的数字化,例如在线下单、电子支付、电子合同等。
网络平台 (Online Platforms):提供交易场所和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例如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
信息技术驱动 (IT-driven):电子商务的运作和发展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撑,例如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
全球化 (Globalization):电子商务打破了地域限制,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活动。
用户中心 (User-centric):电子商务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和服务设计。

1.1.2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commerce)

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 电子数据交换 (EDI)电子资金转账 (EFT) 的应用,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 (1960s-1990s初期):电子数据交换 (EDI) 与电子资金转账 (EFT) 的应用

这个阶段是电子商务的雏形期,主要特征是企业之间利用专线网络和标准化的数据格式进行商业文档的电子交换,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电子手段进行资金转移。

关键技术:专线网络、EDI标准、EFT系统。
应用特点:主要应用于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提高交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发展阶段 (1990s初期-2000s初期):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

随着 万维网 (WWW - World Wide Web)浏览器 (Browser) 的普及,互联网开始商业化应用,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期。这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亚马逊 (Amazon)eBay 等电商平台的创立。

关键技术:互联网、WWW、HTTP协议、HTML、浏览器、在线支付技术。
应用特点:B2C电子商务模式兴起,在线零售业快速发展,消费者开始习惯在线购物。

成熟阶段 (2000s初期-2010s初期):电子商务模式多样化与普及化

这个阶段电子商务模式更加多样化,B2B, B2C, C2C, O2O 等各种模式蓬勃发展。同时,电子商务逐渐普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技术: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在线支付系统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发展。
应用特点:电子商务渗透到各个行业,成为主流商业模式,用户规模迅速扩大,电商平台竞争加剧。

创新阶段 (2010s初期至今):移动电子商务、社交电子商务、智能化电子商务

随着 智能手机 (Smartphone)移动互联网 (Mobile Internet) 的普及,移动电子商务 (Mobile E-commerce) 迅速崛起。同时,社交媒体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型电子商务模式。人工智能 (AI)、大数据 (Big Data)、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等技术也开始深入应用到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推动电子商务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技术: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 (IoT)、区块链 (Blockchain)。
应用特点:移动电商成为主流,新型电商模式不断涌现,用户体验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线上线下融合加速,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1.1.3 电子商务发展阶段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Stages)

阶段时间主要特征关键技术典型应用
起步阶段1960s-1990s初期电子数据交换 (EDI) 与电子资金转账 (EFT) 应用专线网络、EDI标准、EFT系统企业间EDI系统、银行EFT系统
发展阶段1990s初期-2000s初期互联网电子商务兴起互联网、WWW、HTTP协议、HTML、浏览器、在线支付技术亚马逊 (Amazon)、eBay等电商平台、在线零售网站
成熟阶段2000s初期-2010s初期电子商务模式多样化与普及化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在线支付系统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发展淘宝 (Taobao)、京东 (JD.com) 等综合电商平台、各类垂直电商平台、O2O服务平台
创新阶段2010s初期至今移动电子商务、社交电子商务、智能化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移动电商APP、微信电商、直播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智能化推荐系统、个性化营销系统

通过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把握电子商务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后续深入学习电子商务的理论与实践奠定基础。


1.2 电子商务的类型与模式 (Types and Models of E-commerce)

电子商务根据交易对象、交易模式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和模式。理解这些类型和模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有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1.2.1 电子商务的类型 (Types of E-commerce)

根据交易主体的不同,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企业对企业 (B2B - Business-to-Business) 电子商务

B2B电子商务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交易活动。例如,原材料采购、零部件供应、批发交易等。B2B电子商务通常交易金额较大,交易流程相对复杂,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特点
▮▮▮▮⚝ 交易主体:企业与企业。
▮▮▮▮⚝ 交易目的: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拓展销售渠道。
▮▮▮▮⚝ 交易产品:原材料、零部件、工业品、服务等。
▮▮▮▮⚝ 交易平台:阿里巴巴 (Alibaba.com)、环球资源 (GlobalSources) 等B2B电商平台。

企业对消费者 (B2C - Business-to-Consumer) 电子商务

B2C电子商务是指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商品和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例如,在线零售、在线服务、内容付费等。B2C电子商务是目前最常见的电子商务类型,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市场潜力巨大。

特点
▮▮▮▮⚝ 交易主体:企业与消费者。
▮▮▮▮⚝ 交易目的:直接销售商品和服务给消费者。
▮▮▮▮⚝ 交易产品:服装、家居、电子产品、图书、食品、旅游服务等。
▮▮▮▮⚝ 交易平台:天猫 (Tmall)、京东 (JD.com)、亚马逊 (Amazon)、唯品会 (Vipshop) 等B2C电商平台。

消费者对消费者 (C2C - Consumer-to-Consumer) 电子商务

C2C电子商务是指消费者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例如,二手商品交易、个人闲置物品出售等。C2C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提供交易场所和信息发布服务,交易双方直接进行交易。

特点
▮▮▮▮⚝ 交易主体:消费者与消费者。
▮▮▮▮⚝ 交易目的:出售闲置物品、购买二手商品、个人交易等。
▮▮▮▮⚝ 交易产品:二手商品、个人闲置物品、手工艺品等。
▮▮▮▮⚝ 交易平台:淘宝 (Taobao) (二手交易平台-闲鱼), eBay, 闲鱼 (Xianyu), 转转 (Zhuanzhuan) 等C2C电商平台。

线上到线下 (O2O - Online-to-Offline) 电子商务

O2O电子商务是指将线上的消费者引导到线下的实体店进行消费的电子商务模式。例如,团购、在线预订、本地生活服务等。O2O电子商务连接了线上和线下,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消费体验,也为实体商家拓展了线上渠道。

特点
▮▮▮▮⚝ 交易模式:线上预订或购买,线下体验或消费。
▮▮▮▮⚝ 交易目的:为线下实体店引流,提升线下销售额,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
▮▮▮▮⚝ 交易产品:餐饮、娱乐、美容、健身、电影票、酒店预订等本地生活服务。
▮▮▮▮⚝ 交易平台:美团 (Meituan)、大众点评 (Dianping)、饿了么 (Eleme) 等O2O平台。

其他类型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电子商务类型,例如:

政府对企业 (G2B - Government-to-Business) 电子商务: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交易活动,如政府采购、电子招标等。
政府对公民 (G2C - Government-to-Citizen) 电子商务: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为公民提供在线服务,如在线缴费、电子政务等。
企业对政府 (B2G - Business-to-Government) 电子商务:企业向政府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如企业在线报税、电子申报等。

1.2.2 电子商务的模式 (Models of E-commerce)

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如何通过电子商务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系统。不同的电子商务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常见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包括:

平台模式 (Platform Model)

平台模式是指电商平台搭建一个在线交易平台,连接买家和卖家,平台本身不直接参与商品买卖,而是提供交易场所、技术支持、支付结算、物流信息等服务,并从中收取平台服务费或佣金。例如,淘宝、天猫、京东 (POP 开放平台)、亚马逊、eBay等。

特点
▮▮▮▮⚝ 平台不直接拥有商品,主要提供交易平台和服务。
▮▮▮▮⚝ 收入来源:平台服务费、佣金、广告收入等。
▮▮▮▮⚝ 优势:轻资产运营、规模效应、生态系统效应。
▮▮▮▮⚝ 挑战:平台治理、商家管理、用户信任建立。

自营模式 (Self-operated Model)

自营模式是指电商企业自己采购商品、管理库存、运营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和售后服务。例如,京东自营、唯品会自营、网易严选等。

特点
▮▮▮▮⚝ 电商企业直接拥有商品,负责商品采购、仓储、物流、销售和售后服务。
▮▮▮▮⚝ 收入来源:商品销售收入。
▮▮▮▮⚝ 优势:品质控制、用户体验可控、品牌形象统一。
▮▮▮▮⚝ 挑战:重资产运营、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

垂直模式 (Vertical Model)

垂直模式是指电商平台专注于某一特定行业或品类的商品和服务。例如,唯品会 (专注品牌折扣)、当当网 (专注图书)、寺库 (专注奢侈品) 等。

特点
▮▮▮▮⚝ 聚焦特定行业或品类,专业化程度高。
▮▮▮▮⚝ 能够深入了解行业需求,提供更专业的产品和服务。
▮▮▮▮⚝ 容易建立专业品牌形象,吸引目标用户。

社交电商模式 (Social E-commerce Model)

社交电商模式是指将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社交关系链进行商品推广和销售。例如,拼多多、微店、抖音小店、快手小店等。

特点
▮▮▮▮⚝ 利用社交关系链进行传播和推广,用户裂变速度快。
▮▮▮▮⚝ 强调用户互动和参与,提升用户粘性和复购率。
▮▮▮▮⚝ 常见的模式包括:社交分享、社群营销、内容电商、直播电商等。

跨境电商模式 (Cross-border E-commerce Model)

跨境电商模式是指电商平台或企业将商品销售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模式。例如,亚马逊全球开店、速卖通 (AliExpress)、Wish等。

特点
▮▮▮▮⚝ 拓展国际市场,获取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 需要解决跨境支付、国际物流、海关清关、语言文化差异等问题。
▮▮▮▮⚝ 模式包括:进口电商、出口电商、全球买全球卖等。

新零售模式 (New Retail Model)

新零售模式是指将线上、线下和物流深度融合的模式,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重构人、货、场关系。例如,盒马鲜生、超级物种、小米之家等。

特点
▮▮▮▮⚝ 线上线下融合,提供全渠道购物体验。
▮▮▮▮⚝ 利用大数据和技术驱动,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
▮▮▮▮⚝ 强调场景化体验和即时消费需求。

1.2.3 不同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场景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Different E-commerce Models)

| 电子商务模式 | 适用场景

1. 电子商务概论 (Introduction to E-commerce)

1.1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commerce)

电子商务 (E-commerce) ,又称电子贸易,是指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它不仅仅是网络购物,还包括在线交易、电子支付以及相关的服务活动。

1.1.1 电子商务的定义 (Definition of E-commerce)

电子商务 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

从技术角度:电子商务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实现商业交易和管理的信息化过程。
从商务角度:电子商务是以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买卖、营销、支付、物流等环节。
从法律角度:电子商务是在法律框架下,利用电子手段进行的商业交易行为,涉及电子合同、电子签名、数据安全等法律问题。
从用户角度:电子商务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在线购物和消费体验。

核心要素

电子化: 交易过程的电子化,例如电子订单、电子支付、电子合同等。
网络化: 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平台进行交易。
商务性: 本质是商业活动,目的是实现商业价值。

1.1.2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commerce)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萌芽期 (1960s-1990s初期)电子数据交换 (EDI -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资金转账 (EFT -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的应用是电子商务的雏形。企业开始尝试使用电子手段进行商业信息的交换和资金的转移。

技术特点:基于专线网络和专用终端,技术相对封闭和昂贵。
应用场景:主要应用于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如银行、大型零售商等。

兴起期 (1990s初期-2000s初期)互联网 (Internet)万维网 (WWW - World Wide Web) 的普及,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B2C (Business-to-Consumer) 模式的在线零售开始兴起,例如亚马逊 (Amazon)、eBay 等电商平台的创立。

技术特点: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WWW 和浏览器 (Browser) 的普及降低了用户门槛。
应用场景:在线零售、电子信息服务等,主要以 B2C 模式为主。

发展期 (2000s初期-2010s初期):电子商务模式多样化,B2B (Business-to-Business)C2C (Consumer-to-Consumer)O2O (Online-to-Offline) 等模式快速发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开始崛起,淘宝 (Taobao)、京东 (JD.com) 等本土电商平台迅速壮大。

技术特点:宽带互联网普及,移动互联网开始发展,在线支付、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应用场景:电商平台模式成熟,品类扩张,服务多样化,电子商务渗透到各个行业。

成熟期 (2010s初期至今):移动电子商务 (Mobile E-commerce) 成为主流,社交电子商务 (Social E-commerce)、跨境电子商务 (Cross-border E-commerce)、直播电子商务 (Live Streaming E-commerce) 等新型模式不断涌现。大数据 (Big Data)、人工智能 (AI)、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等新技术驱动电子商务智能化升级。

技术特点: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社交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
应用场景:移动购物、社交电商、跨境电商、新零售 (New Retail) 等成为热点,用户体验更加个性化、场景化。

1.1.3 电子商务发展阶段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Stages)

阶段时间主要特征代表性技术典型应用
萌芽期1960s-1990s初期EDI 和 EFT 应用专线网络、EDI 标准、EFT 系统企业间 EDI 系统、银行 EFT 系统
兴起期1990s初期-2000s初期互联网电子商务兴起互联网、WWW、HTTP 协议、HTML、浏览器亚马逊、eBay 等电商平台,在线零售网站
发展期2000s初期-2010s初期电子商务模式多样化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线支付、物流配送淘宝、京东等综合电商平台,各类垂直电商平台,O2O 服务平台
成熟期2010s初期至今移动电商、社交电商、智能化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直播技术移动购物 APP、微信电商、直播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盒马鲜生等新零售业态,智能化推荐系统、个性化营销系统

通过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子商务的演变规律和未来趋势,为深入学习和实践电子商务打下基础。


1.2 电子商务的类型与模式 (Types and Models of E-commerce)

电子商务的类型和模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划分。理解这些类型和模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电子商务的应用场景和商业逻辑。

1.2.1 电子商务的类型 (Types of E-commerce)

根据交易主体的不同,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型:

企业对企业 (B2B - Business-to-Business)

B2B 电子商务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交易活动。交易双方都是企业,例如原材料采购、零部件供应、批发销售等。B2B 电子商务通常交易金额较大,流程相对复杂,注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特点
▮▮▮▮⚝ 交易主体:企业 (Business) 对 企业 (Business)。
▮▮▮▮⚝ 交易目的: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拓展销售渠道、优化供应链。
▮▮▮▮⚝ 交易产品:原材料、工业品、零部件、办公用品、MRO (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ons) 工业品等。
▮▮▮▮⚝ 典型平台:阿里巴巴 (Alibaba.com)、环球资源 (Global Sources)、慧聪网 (HC360.com) 等。

企业对消费者 (B2C - Business-to-Consumer)

B2C 电子商务是指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商品和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电商类型,例如在线零售、品牌官网电商、虚拟商品销售等。

特点
▮▮▮▮⚝ 交易主体:企业 (Business) 对 消费者 (Consumer)。
▮▮▮▮⚝ 交易目的:直接销售商品和服务给消费者,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
▮▮▮▮⚝ 交易产品:服装、鞋包、家居、数码家电、图书、美妆、食品、虚拟商品 (如在线课程、游戏充值) 等。
▮▮▮▮⚝ 典型平台:天猫 (Tmall)、京东 (JD.com)、亚马逊 (Amazon)、唯品会 (Vipshop)、品牌官网电商等。

消费者对消费者 (C2C - Consumer-to-Consumer)

C2C 电子商务是指消费者之间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例如二手商品交易、个人闲置物品出售等。平台通常只提供交易场所和工具,不直接参与买卖。

特点
▮▮▮▮⚝ 交易主体:消费者 (Consumer) 对 消费者 (Consumer)。
▮▮▮▮⚝ 交易目的:个人闲置物品出售、二手商品交易、满足个性化需求。
▮▮▮▮⚝ 交易产品:二手商品、个人闲置物品、手工艺品、收藏品等。
▮▮▮▮⚝ 典型平台:淘宝 (Taobao) 旗下闲鱼 (Xianyu)、eBay、转转 (Zhuanzhuan) 等。

线上到线下 (O2O - Online-to-Offline)

O2O 电子商务是指将线上的消费者引导到线下的实体店进行消费的电子商务模式。O2O 模式强调线上营销、线上购买或预订,线下体验服务。

特点
▮▮▮▮⚝ 交易模式: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线上预订,线下服务。
▮▮▮▮⚝ 交易目的:为线下实体店引流,提升线下销售额,拓展服务半径,提供便捷服务。
▮▮▮▮⚝ 交易产品/服务:餐饮、电影票、酒店住宿、旅游、美容美发、家政服务、本地生活服务等。
▮▮▮▮⚝ 典型平台:美团 (Meituan)、大众点评 (Dianping)、饿了么 (Eleme)、携程 (Ctrip) 等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其他类型

B2M (Business-to-Merchant):企业对商户的电商模式,例如电商平台为入驻商家提供营销推广、数据分析等服务。
M2C (Merchant-to-Consumer):商户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商模式,例如品牌商自建电商平台或小程序商城。
G2C (Government-to-Citizen):政府对公民的电商模式,例如在线政务服务、电子税务等。
G2B (Government-to-Business):政府对企业的电商模式,例如政府采购、在线招投标等。

1.2.2 电子商务的模式 (Models of E-commerce)

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如何通过电子商务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系统方法。不同的电商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

平台模式 (Platform Model)

平台模式是电子商务中最主流的模式之一。电商平台作为中间方,搭建一个连接买家和卖家的在线交易市场。平台本身不直接参与商品买卖,而是提供交易场所、技术支持、支付结算、物流信息等服务,并从中收取平台服务费、佣金、广告费等。

子模式
▮▮▮▮⚝ 综合平台:例如淘宝、天猫、京东 (POP 开放平台)、亚马逊、eBay,商品品类齐全,覆盖面广。
▮▮▮▮⚝ 垂直平台:例如唯品会 (品牌折扣)、当当网 (图书)、汽车之家 (汽车),专注于特定品类或行业。
▮▮▮▮⚝ 服务平台:例如美团、大众点评、携程,提供本地生活服务、旅游出行服务等。

盈利模式:平台佣金、广告收入、增值服务费、数据服务费等。

自营模式 (Self-operated Model)

自营模式也称为 垂直电商模式B2C 自营模式。电商企业自己采购商品、管理库存、运营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和售后服务。企业对商品品质、供应链、用户体验有更强的把控力。

子模式
▮▮▮▮⚝ 品牌自营:品牌商自建电商平台或官网商城进行销售,例如耐克官网、小米商城。
▮▮▮▮⚝ 电商自营:电商企业自己采购商品并销售,例如京东自营、网易严选、亚马逊自营。

盈利模式:商品销售差价。

社交电商模式 (Social E-commerce Model)

社交电商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电商模式,将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深度融合。通过社交关系链、社交互动、内容分享等方式进行商品推广和销售。

子模式
▮▮▮▮⚝ 拼团电商:例如拼多多,通过社交拼团模式快速裂变用户,低价引流。
▮▮▮▮⚝ 微商:基于微信生态的电商模式,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渠道进行商品销售。
▮▮▮▮⚝ 内容电商:通过优质内容 (图文、短视频、直播等) 吸引用户,引导用户购买商品,例如小红书、抖音电商、快手电商。
▮▮▮▮⚝ 社群电商:基于社群 (微信群、QQ 群、兴趣社区等) 进行商品推广和销售,强调用户互动和信任关系。

盈利模式:商品销售差价、广告收入、服务费等。

跨境电商模式 (Cross-border E-commerce Model)

跨境电商是指将商品销售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电子商务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拓展了市场空间。

子模式
▮▮▮▮⚝ 出口跨境电商:将中国商品销售到海外,例如速卖通 (AliExpress)、敦煌网 (DHgate)。
▮▮▮▮⚝ 进口跨境电商:将海外商品销售到中国,例如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网易考拉海购 (已并入网易严选)。
▮▮▮▮⚝ 全球电商平台:例如亚马逊全球开店、eBay,支持全球卖家和买家进行交易。

盈利模式:商品销售差价。

新零售模式 (New Retail Model)

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物流深度融合的全新零售业态。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重构人、货、场关系,提供全渠道、场景化、智能化的购物体验。

子模式
▮▮▮▮⚝ 线上线下融合店:例如盒马鲜生、超级物种、京东 7FRESH,线上线下同品同价,提供到店、到家服务。
▮▮▮▮⚝ 智慧门店:利用物联网、人脸识别、AR/VR 等技术,提升门店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例如阿里零售+门店、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
▮▮▮▮⚝ 社区零售:扎根社区,提供便利性商品和服务的零售模式,例如社区团购、社区生鲜店。

盈利模式:商品销售差价、服务费、会员费等。

1.2.3 不同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场景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Different E-commerce Models)

| 电子商务模式 | 适用场景

2. 电子商务基础技术 (Fundamental Technologies of E-commerce)

2.1 互联网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Internet Technology)

互联网 (Internet) 是电子商务 (E-commerce) 的基石,没有互联网技术的支撑,电子商务就无法实现其便捷、高效、全球化的特点。本节将介绍支撑电子商务运行的互联网基础技术,包括 TCP/IP 协议 (TCP/IP Protocol)HTTP 协议 (HTTP Protocol)域名系统 (DNS - Domain Name System) 等。

2.1.1 TCP/IP 协议 (TCP/IP Protocol)

TCP/IP 协议簇 (TCP/IP Protocol Suite) 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是一组协议的集合,而不是单一的协议。TCP/IP 协议簇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如何传输、路由、以及如何在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理解 TCP/IP 协议是理解互联网工作原理的基础。

TCP/IP 协议簇的分层模型 (Layered Model of TCP/IP Protocol Suite)

TCP/IP 协议簇采用分层模型,将复杂的网络通信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各层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数据传输任务。TCP/IP 协议簇通常被分为四层: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位于协议栈的最顶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接口。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包括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DNS (Domain Name System) 等。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主要协议包括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 TCP 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传输服务。TCP 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确保数据可靠传输。
▮▮▮▮⚝ UDP 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报传输服务。UDP 协议传输效率高,但不能保证数据可靠性和顺序性。
网络层 (Internet Layer):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实现数据包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传输。核心协议是 IP (Internet Protocol)
▮▮▮▮⚝ IP 协议:定义了 IP 地址 (IP Address) 格式,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用于在 IP 主机或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例如错误报告、网络诊断等。
▮▮▮▮⚝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用于将 IP 地址解析为 MAC 地址 (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链路层 (Link Layer):也称为网络接口层或数据链路层,负责物理网络介质上的数据传输,例如以太网 (Ethernet)、Wi-Fi 等。链路层协议负责将数据帧 (Data Frame) 从一个网络节点传输到相邻的节点。

TCP/IP 协议的工作原理 (Working Principle of TCP/IP Protocol)

数据从应用程序发送到网络,需要经过 TCP/IP 协议簇各层的封装和处理。接收端则进行相反的解封装过程。

发送端
1. 应用层:应用程序生成数据,例如 HTTP 请求。
2. 传输层
▮▮▮▮▮▮▮▮⚝ 如果使用 TCP 协议,将数据分割成数据段 (Segment),并添加 TCP 首部 (TCP Header),包括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序列号、确认号等信息,形成 TCP 报文段。
▮▮▮▮▮▮▮▮⚝ 如果使用 UDP 协议,将数据分割成数据报 (Datagram),并添加 UDP 首部 (UDP Header),包括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长度、校验和等信息,形成 UDP 数据报。
3. 网络层:将 TCP 报文段或 UDP 数据报封装成 IP 数据包 (IP Packet),添加 IP 首部 (IP Header),包括源 IP 地址、目标 IP 地址、协议类型等信息。
4. 链路层:将 IP 数据包封装成数据帧 (Data Frame),添加帧首部 (Frame Header) 和帧尾部 (Frame Trailer),例如 MAC 地址、帧类型、校验和等信息。
5. 物理层:将数据帧转换为物理信号 (例如电信号、光信号) 在物理介质 (例如网线、光纤、无线电波) 上传输。

接收端:接收端进行与发送端相反的解封装过程,逐层解析协议首部,最终将原始数据交付给应用程序。

TCP 协议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Three-way Handshake and Four-way Wavehand of TCP Protocol)

三次握手 (Three-way Handshake):TCP 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确保双方同步序列号和确认号,并协商窗口大小等参数。
1. 第一次握手 (SYN):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 SYN (Synchronize) 报文段,请求建立连接,并随机生成一个初始序列号 (client_isn)。
2. 第二次握手 (SYN+ACK):服务器收到 SYN 报文段后,向客户端发送 SYN+ACK (Synchronize Acknowledge) 报文段,确认客户端的 SYN 请求,并为服务器也随机生成一个初始序列号 (server_isn),同时将确认号设置为 client_isn + 1。
3. 第三次握手 (ACK):客户端收到 SYN+ACK 报文段后,向服务器发送 ACK (Acknowledge) 报文段,确认服务器的 SYN+ACK,并将确认号设置为 server_isn + 1。连接建立完成。

四次挥手 (Four-way Wavehand):TCP 协议断开连接的过程,确保双方都完成了数据传输,并释放连接资源。
1. 第一次挥手 (FIN):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 FIN (Finish) 报文段,请求关闭连接。
2. 第二次挥手 (ACK):服务器收到 FIN 报文段后,向客户端发送 ACK 报文段,确认收到客户端的 FIN 请求。此时连接处于半关闭状态,服务器还可以继续向客户端发送数据。
3. 第三次挥手 (FIN):服务器完成数据发送后,向客户端发送 FIN 报文段,请求关闭连接。
4. 第四次挥手 (ACK):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 FIN 报文段后,向服务器发送 ACK 报文段,确认收到服务器的 FIN 请求。经过等待 2MSL (Maximum Segment Lifetime) 时间后,连接彻底关闭。

理解 TCP/IP 协议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理解互联网通信的基础,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网络架构的设计和优化。

2.1.2 HTTP 协议 (HTTP Protocol)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应用层协议,是 万维网 (WWW) 的核心协议,用于在 Web 浏览器 (Web Browser)Web 服务器 (Web Server) 之间传输 超文本 (Hypertext) 数据。电子商务网站的网页浏览、数据交互都离不开 HTTP 协议。

HTTP 协议的请求与响应模型 (Request-Response Model of HTTP Protocol)

HTTP 协议采用请求-响应模型,客户端 (通常是浏览器) 发送 HTTP 请求 (HTTP Request) 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处理请求并返回 HTTP 响应 (HTTP Response) 给客户端。

HTTP 请求 (HTTP Request):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消息,包括请求行 (Request Line)、请求头部 (Request Headers)、空行 (Empty Line)、请求体 (Request Body) (可选)。
▮▮▮▮⚝ 请求行 (Request Line):包括请求方法 (Request Method)、请求 URI (Request URI -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HTTP 协议版本。
▮▮▮▮▮▮▮▮⚝ 请求方法 (Request Method):常用的请求方法包括 GETPOSTPUTDELETEHEADOPTIONS 等。
▮▮▮▮▮▮▮▮▮▮▮▮⚝ GET:请求获取资源,通常用于获取网页、图片、数据等。GET 请求参数通过 URL 传递,不适合传输敏感数据。
▮▮▮▮▮▮▮▮▮▮▮▮⚝ POST:向服务器提交数据,通常用于提交表单、上传文件等。POST 请求参数放在请求体中,适合传输大量数据和敏感数据。
▮▮▮▮▮▮▮▮▮▮▮▮⚝ PUT:请求更新资源。
▮▮▮▮▮▮▮▮▮▮▮▮⚝ DELETE:请求删除资源。
▮▮▮▮▮▮▮▮▮▮▮▮⚝ HEAD:类似于 GET 请求,但只返回响应头部,不返回响应体,用于检查资源是否存在或获取资源元数据。
▮▮▮▮▮▮▮▮▮▮▮▮⚝ OPTIONS:请求服务器返回支持的 HTTP 方法。
▮▮▮▮▮▮▮▮⚝ 请求 URI (Request URI):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符,用于标识请求的资源。通常是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或 URN (Uniform Resource Name)。
▮▮▮▮▮▮▮▮⚝ HTTP 协议版本:例如 HTTP/1.1、HTTP/2。
▮▮▮▮⚝ 请求头部 (Request Headers):包含一些附加的请求信息,例如 HostUser-AgentAcceptAccept-LanguageContent-TypeContent-LengthCookie 等。
▮▮▮▮⚝ 空行 (Empty Line):分隔请求头部和请求体。
▮▮▮▮⚝ 请求体 (Request Body):可选,用于传输请求数据,例如 POST 请求提交的表单数据。

HTTP 响应 (HTTP Response):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的响应消息,包括状态行 (Status Line)、响应头部 (Response Headers)、空行 (Empty Line)、响应体 (Response Body)。
▮▮▮▮⚝ 状态行 (Status Line):包括 HTTP 协议版本、状态码 (Status Code)、状态描述。
▮▮▮▮▮▮▮▮⚝ 状态码 (Status Code):三位数字代码,表示服务器响应状态。常见的状态码包括:
▮▮▮▮▮▮▮▮▮▮▮▮⚝ 2xx (成功)
▮▮▮▮▮▮▮▮▮▮▮▮▮▮▮▮⚝ 200 OK:请求成功。
▮▮▮▮▮▮▮▮▮▮▮▮⚝ 3xx (重定向)
▮▮▮▮▮▮▮▮▮▮▮▮▮▮▮▮⚝ 301 Moved Permanently:永久重定向。
▮▮▮▮▮▮▮▮▮▮▮▮▮▮▮▮⚝ 302 Found:临时重定向。
▮▮▮▮▮▮▮▮▮▮▮▮▮▮▮▮⚝ 304 Not Modified:资源未修改,可以使用缓存。
▮▮▮▮▮▮▮▮▮▮▮▮⚝ 4xx (客户端错误)
▮▮▮▮▮▮▮▮▮▮▮▮▮▮▮▮⚝ 400 Bad Request:客户端请求错误。
▮▮▮▮▮▮▮▮▮▮▮▮▮▮▮▮⚝ 401 Unauthorized:未授权,需要身份验证。
▮▮▮▮▮▮▮▮▮▮▮▮▮▮▮▮⚝ 403 Forbidden:禁止访问,服务器拒绝请求。
▮▮▮▮▮▮▮▮▮▮▮▮▮▮▮▮⚝ 404 Not Found:资源未找到。
▮▮▮▮▮▮▮▮▮▮▮▮⚝ 5xx (服务器错误)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服务器内部错误。
▮▮▮▮▮▮▮▮▮▮▮▮▮▮▮▮⚝ 502 Bad Gateway:网关错误。
▮▮▮▮▮▮▮▮▮▮▮▮▮▮▮▮⚝ 503 Service Unavailable:服务不可用。
▮▮▮▮▮▮▮▮⚝ 状态描述 (Reason Phrase):对状态码的简要描述,例如 "OK"、"Not Found"。
▮▮▮▮⚝ 响应头部 (Response Headers):包含一些附加的响应信息,例如 Content-TypeContent-LengthDateServerSet-CookieCache-Control 等。
▮▮▮▮⚝ 空行 (Empty Line):分隔响应头部和响应体。
▮▮▮▮⚝ 响应体 (Response Body):服务器返回的资源数据,例如 HTML 网页、图片、JSON 数据等。

HTTP 协议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HTTP Protocol)

简单快速 (Simple and Fast):HTTP 协议结构简单,请求和响应消息格式清晰,易于解析和处理。
无连接 (Connectionless):HTTP/1.0 和 HTTP/1.1 默认使用无连接模式,每次请求和响应完成后,连接即断开。HTTP/2 引入了连接复用 (Connection Multiplexing) 技术,可以在一个 TCP 连接上发送多个请求和响应。
无状态 (Stateless):HTTP 协议本身是无状态的,服务器不记录客户端的请求状态。为了实现会话管理,可以使用 Cookie 和 Session 技术。
灵活可扩展 (Flexible and Extensible):HTTP 协议允许传输各种类型的数据,通过 Content-Type 头部字段指定数据类型。HTTP 协议也支持扩展头部字段和方法,可以灵活地扩展功能。
明文传输 (Plaintext Transmission):HTTP 协议默认使用明文传输数据,安全性较低。为了提高安全性,可以使用 HTTPS (HTTP Secure) 协议,通过 SSL/TLS (Secure Sockets Layer/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协议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理解 HTTP 协议的请求与响应模型和特点,有助于我们开发和优化电子商务网站的 Web 应用 (Web Application),例如网页设计、API 接口设计、性能优化、安全防护等。

2.1.3 域名系统 (DNS - Domain Name System)

域名系统 (DNS - Domain Name System) 是互联网的基础服务之一,它将 域名 (Domain Name) 解析为 IP 地址 (IP Address)。用户通过域名访问网站,DNS 将域名解析为服务器的 IP 地址,浏览器才能根据 IP 地址找到服务器并建立连接。

域名 (Domain Name)

域名是互联网上网站的名称,例如 www.example.com。域名由多个部分组成,从右向左依次为 顶级域名 (Top-Level Domain, TLD)二级域名 (Second-Level Domain, SLD)三级域名 (Third-Level Domain) 等。

顶级域名 (TLD):位于域名最右侧的部分,例如 .com.org.net.cn.uk 等。常见的顶级域名类型包括:
▮▮▮▮⚝ 通用顶级域名 (gTLD - Generic Top-Level Domain):例如 .com (商业机构)、.org (非营利组织)、.net (网络服务提供商)、.info (信息服务)、.biz (商业)、.name (个人)。
▮▮▮▮⚝ 国家及地区顶级域名 (ccTLD - Country Code Top-Level Domain):例如 .cn (中国)、.us (美国)、.uk (英国)、.jp (日本)、.de (德国)、.fr (法国)。
▮▮▮▮⚝ 新顶级域名 (New gTLD):近年来新增的顶级域名,例如 .app.shop.blog.online 等。
二级域名 (SLD):位于顶级域名左侧的部分,例如 examplewww.example.com 中。二级域名通常代表网站的品牌或组织名称。
三级域名 (Third-Level Domain):位于二级域名左侧的部分,例如 wwwwww.example.com 中。三级域名通常用于区分网站的不同服务或功能,例如 www (网站主域名)、mail (邮件服务器)、blog (博客)。

IP 地址 (IP Address)

IP 地址是互联网上设备的数字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个设备。IP 地址分为 IPv4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6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两种版本。

IPv4 地址:32 位二进制数字,通常以点分十进制格式表示,例如 192.168.1.1。IPv4 地址数量有限,已逐渐枯竭。
IPv6 地址:128 位二进制数字,通常以冒号分隔的十六进制格式表示,例如 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IPv6 地址数量巨大,可以满足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需求。

DNS 解析过程 (DNS Resolution Process)

DNS 解析过程是指将域名转换为 IP 地址的过程。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域名时,DNS 解析器会向 DNS 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DNS 服务器返回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DNS 解析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本地 DNS 解析器查询 (Local DNS Resolver Query):用户的计算机首先查询本地 DNS 解析器 (通常由 ISP -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提供) 是否缓存了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如果缓存命中,则直接返回 IP 地址,解析结束。
  2. 递归查询 (Recursive Query):如果本地 DNS 解析器没有缓存,则向 根 DNS 服务器 (Root DNS Server) 发送递归查询请求。根 DNS 服务器返回 顶级域名服务器 (TLD DNS Server) 的地址。
  3. 顶级域名服务器查询 (TLD DNS Server Query):本地 DNS 解析器向 TLD DNS 服务器发送递归查询请求,查询二级域名对应的 权威 DNS 服务器 (Authoritative DNS Server) 地址。TLD DNS 服务器根据域名后缀 (例如 .com) 返回对应的权威 DNS 服务器地址。
  4. 权威 DNS 服务器查询 (Authoritative DNS Server Query):本地 DNS 解析器向权威 DNS 服务器发送递归查询请求,查询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权威 DNS 服务器存储了域名和 IP 地址的映射关系,返回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
  5. 返回结果与缓存 (Return Result and Cache):本地 DNS 解析器收到权威 DNS 服务器返回的 IP 地址后,将结果返回给用户的计算机,并将结果缓存一段时间 (由 TTL - Time-To-Live 值决定)。

DNS 服务器类型 (Types of DNS Servers)

根 DNS 服务器 (Root DNS Server):全球共有 13 组根 DNS 服务器,负责管理顶级域名,例如 .com.org.cn 等。
顶级域名服务器 (TLD DNS Server):负责管理顶级域名下的二级域名,例如 .com TLD DNS 服务器负责管理所有 .com 域名。
权威 DNS 服务器 (Authoritative DNS Server):负责管理特定域名的 DNS 记录,例如 example.com 域名的权威 DNS 服务器负责存储 example.com 域名及其子域名 (例如 www.example.com) 对应的 IP 地址。通常由域名注册商或网站托管服务提供商提供。
本地 DNS 解析器 (Local DNS Resolver):也称为 递归解析器 (Recursive Resolver)缓存解析器 (Caching Resolver),负责接收用户的 DNS 查询请求,并进行递归查询,最终返回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通常由 ISP 提供,或者用户可以手动配置公共 DNS 解析器,例如 Google Public DNS (8.8.8.8, 8.8.4.4)、Cloudflare DNS (1.1.1.1, 1.0.0.1)。

理解域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 DNS 解析过程,有助于我们管理和优化电子商务网站的域名,例如域名注册、DNS 解析设置、CD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加速、DNS 安全防护等。


2.2 网站建设技术 (Websi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电子商务网站是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载体,网站建设技术是电子商务的基础支撑技术之一。本节将介绍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 前端技术 (Front-end Technology)后端技术 (Back-end Technology)数据库技术 (Database Technology) 等。

2.2.1 前端技术 (Front-end Technology)

前端技术主要负责网站的用户界面 (UI - User Interface) 和用户体验 (UX - User Experience),包括网页结构、样式、交互效果等。常用的前端技术包括 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s)JavaScript 等。

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标记语言是用于创建网页结构的标记语言。HTML 使用一系列 标签 (Tag) 来描述网页的结构和内容,例如标题、段落、图片、链接、列表、表格、表单等。

HTML 基本结构 (Basic Structure of HTML)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DOCTYPE html>
2 <html>
3 <head>
4 <meta charset="UTF-8">
5 <title>网页标题</title>
6 <link rel="stylesheet" href="style.css">
7 </head>
8 <body>
9 <!-- 网页内容 -->
10 <h1>一级标题</h1>
11 <p>段落文本。</p>
12 <img src="image.jpg" alt="图片描述">
13 <a href="https://www.example.com">链接文本</a>
14 <script src="script.js"></script>
15 </body>
16 </html>

常用 HTML 标签 (Common HTML Tags)

▮▮▮▮⚝ 文档结构标签<!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 <body>, <meta>, <link>, <style>, <script>, <base>.
▮▮▮▮⚝ 标题标签<h1> - <h6> (一级标题 - 六级标题)。
▮▮▮▮⚝ 段落标签<p> (段落)。
▮▮▮▮⚝ 文本格式化标签<b> (粗体), <strong> (强调粗体), <i> (斜体), <em> (强调斜体), <u> (下划线), <del> (删除线), <ins> (插入线), <sup> (上标), <sub> (下标), <br> (换行), <hr> (水平线)。
▮▮▮▮⚝ 链接标签<a> (链接)。
▮▮▮▮⚝ 图片标签<img> (图片)。
▮▮▮▮⚝ 列表标签<ul> (无序列表), <ol> (有序列表), <li> (列表项), <dl> (定义列表), <dt> (定义标题), <dd> (定义描述)。
▮▮▮▮⚝ 表格标签<table> (表格), <tr> (表格行), <th> (表头单元格), <td> (表格数据单元格), <caption> (表格标题), <thead> (表头), <tbody> (表体), <tfoot> (表尾), <colgroup> (列组), <col> (列)。
▮▮▮▮⚝ 表单标签<form> (表单), <input> (输入框), <textarea> (文本域), <button> (按钮), <select> (下拉列表), <option> (下拉列表选项), <label> (标签), <fieldset> (表单字段集), <legend> (字段集标题)。
▮▮▮▮⚝ div 和 span 标签<div> (块级容器), <span> (行内容器),用于布局和样式控制。
▮▮▮▮⚝ 语义化标签<header> (页眉), <nav> (导航), <main> (主体内容), <article> (文章), <section> (区块), <aside> (侧边栏), <footer> (页脚)。

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s)

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s) 层叠样式表是用于控制网页 视觉呈现 (Visual Presentation)布局 (Layout) 的样式语言。CSS 可以将网页内容与样式分离,使网页结构更清晰,样式更易于维护和修改。

CSS 样式规则 (CSS Style Rules)

CSS 样式规则由 选择器 (Selector)声明块 (Declaration Block) 组成。选择器用于指定要应用样式的 HTML 元素,声明块包含一个或多个 声明 (Declaration),每个声明由 属性 (Property)值 (Value) 组成。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selector {
2 property: value;
3 property: value;
4 /* ... */
5 }

CSS 选择器 (CSS Selectors)

▮▮▮▮⚝ 元素选择器 (Element Selector):例如 h1, p, a, img
▮▮▮▮⚝ 类选择器 (Class Selector):以 . 开头,例如 .classname
▮▮▮▮⚝ ID 选择器 (ID Selector):以 # 开头,例如 #idname
▮▮▮▮⚝ 属性选择器 (Attribute Selector):例如 [attribute], [attribute=value], [attribute~=value], [attribute|=value], [attribute^=value], [attribute$=value], [attribute*=value]
▮▮▮▮⚝ 伪类选择器 (Pseudo-class Selector):例如 :hover, :active, :focus, :link, :visited, :first-child, :last-child, :nth-child(n)
▮▮▮▮⚝ 伪元素选择器 (Pseudo-element Selector):例如 ::before, ::after, ::first-line, ::first-letter
▮▮▮▮⚝ 组合选择器 (Combinator Selector)
▮▮▮▮▮▮▮▮⚝ 后代选择器 (Descendant Selector):空格,例如 div p (选择 div 元素内的所有 p 元素)。
▮▮▮▮▮▮▮▮⚝ 子选择器 (Child Selector)>,例如 div > p (选择 div 元素的直接子元素 p)。
▮▮▮▮▮▮▮▮⚝ 相邻兄弟选择器 (Adjacent Sibling Selector)+,例如 h1 + p (选择紧跟在 h1 元素后面的 p 元素)。
▮▮▮▮▮▮▮▮⚝ 通用兄弟选择器 (General Sibling Selector)~,例如 h1 ~ p (选择 h1 元素后面的所有兄弟元素 p)。

常用 CSS 属性 (Common CSS Properties)

▮▮▮▮⚝ 文本属性color, font-size, font-family, font-weight, font-style, text-align, text-decoration, line-height, letter-spacing, word-spacing, text-shadow, text-transform
▮▮▮▮⚝ 背景属性background-color, background-image, background-repeat, background-position, background-size, background-attachment
▮▮▮▮⚝ 边框属性border-width, border-style, border-color, border-top, border-right,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radius
▮▮▮▮⚝ 盒模型属性width, height, padding, margin, border, box-sizing
▮▮▮▮⚝ 布局属性display, position, float, clear, visibility, overflow, z-index
▮▮▮▮⚝ Flexbox 布局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justify-content, align-items, flex-wrap, flex-grow, flex-shrink, flex-basis, align-self, order
▮▮▮▮⚝ Grid 布局display: grid, grid-template-columns, grid-template-rows, grid-template-areas, grid-column-gap, grid-row-gap, grid-gap, justify-items, align-items, justify-content, align-content, grid-column-start, grid-column-end, grid-row-start, grid-row-end, grid-area
▮▮▮▮⚝ 动画与过渡transition, animation, @keyframes
▮▮▮▮⚝ 响应式设计@media 查询,用于根据设备屏幕尺寸应用不同的样式。

JavaScript

JavaScript 是一种 脚本语言 (Scripting Language),主要用于实现网页的 动态交互效果 (Dynamic Interactive Effects)客户端逻辑 (Client-side Logic)。JavaScript 可以操作 HTML 文档对象模型 (DOM - Document Object Model),响应用户事件,与服务器进行异步通信 (AJAX -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实现丰富的用户交互体验。

JavaScript 基本语法 (Basic Syntax of JavaScript)

▮▮▮▮⚝ 变量 (Variables):使用 var, let, const 声明变量。
▮▮▮▮⚝ 数据类型 (Data Types):基本数据类型 (Number, String, Boolean, Null, Undefined, Symbol, BigInt),引用数据类型 (Object, Array, Function)。
▮▮▮▮⚝ 运算符 (Operators):算术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位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 逗号运算符, typeof 运算符, instanceof 运算符。
▮▮▮▮⚝ 控制语句 (Control Statements)if...else, switch...case, for, while, do...while, break, continue
▮▮▮▮⚝ 函数 (Functions):使用 function 关键字定义函数,支持匿名函数、箭头函数、闭包。
▮▮▮▮⚝ 对象 (Objects):使用字面量 {} 或构造函数 new Object() 创建对象,对象由属性 (property) 和方法 (method) 组成。
▮▮▮▮⚝ 数组 (Arrays):使用字面量 [] 或构造函数 new Array() 创建数组,数组是一组有序的数据集合。
▮▮▮▮⚝ DOM 操作 (DOM Manipulation):通过 document 对象访问和操作 HTML 文档,例如获取元素、修改元素内容、添加事件监听器等。
▮▮▮▮⚝ 事件处理 (Event Handling):响应用户操作,例如点击事件 (click), 鼠标事件 (mouseover, mouseout, mousemove), 键盘事件 (keydown, keyup, keypress), 表单事件 (submit, change, focus, blur), 窗口事件 (load, unload, resize, scroll) 等。
▮▮▮▮⚝ AJAX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 JavaScript 和 XML,用于在不刷新整个页面的情况下,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局部更新。常用的 AJAX 技术包括 XMLHttpRequest 对象和 Fetch API
▮▮▮▮⚝ ES6+ 新特性 (ES6+ Features):ECMAScript 2015 (ES6) 及其后续版本引入了许多新的 JavaScript 语言特性,例如 let, const, 箭头函数, 类 (Class), 模块 (Module), Promise, async/await, 解构赋值, 扩展运算符, 模板字符串, Set, Map 等。

常用 JavaScript 框架和库 (Popular JavaScript Frameworks and Libraries)

▮▮▮▮⚝ 前端框架 (Front-end Frameworks)
▮▮▮▮▮▮▮▮⚝ React:Facebook 开发的 UI 库,基于组件化 (Component-based) 和虚拟 DOM (Virtual DOM) 技术,用于构建用户界面。
▮▮▮▮▮▮▮▮⚝ Angular:Google 开发的 Web 应用框架,基于 MVC (Model-View-Controller) 或 MVVM (Model-View-ViewModel) 架构,用于构建复杂的单页应用 (SPA - Single Page Application)。
▮▮▮▮▮▮▮▮⚝ Vue.js:轻量级渐进式 JavaScript 框架,易学易用,用于构建用户界面和单页应用。
▮▮▮▮⚝ UI 组件库 (UI Component Libraries)
▮▮▮▮▮▮▮▮⚝ Bootstrap:Twitter 开发的 CSS 框架和 UI 组件库,提供丰富的 CSS 样式和 JavaScript 组件,用于快速构建响应式网页。
▮▮▮▮▮▮▮▮⚝ Ant Design:蚂蚁金服 (Ant Financial) 开发的 React UI 组件库,适用于企业级 Web 应用。
▮▮▮▮▮▮▮▮⚝ Element UI:饿了么 (Eleme) 开发的 Vue.js UI 组件库,适用于桌面端 Web 应用。
▮▮▮▮▮▮▮▮⚝ Material UI:基于 Google Material Design 风格的 React UI 组件库。
▮▮▮▮▮▮▮▮⚝ Vant UI:有赞 (Youzan) 开发的 Vue.js UI 组件库,适用于移动端 Web 应用。
▮▮▮▮⚝ 状态管理库 (State Management Libraries)
▮▮▮▮▮▮▮▮⚝ Redux:JavaScript 状态容器,用于管理应用状态,常与 React 结合使用。
▮▮▮▮▮▮▮▮⚝ Vuex:Vue.js 状态管理模式和库,用于管理 Vue.js 应用的状态。
▮▮▮▮▮▮▮▮⚝ MobX:简单可扩展的状态管理库,可以与 React, Vue.js 等框架结合使用。
▮▮▮▮⚝ 工具库 (Utility Libraries)
▮▮▮▮▮▮▮▮⚝ jQuery:JavaScript 工具库,简化 DOM 操作、事件处理、AJAX 等操作。
▮▮▮▮▮▮▮▮⚝ Lodash:JavaScript 工具库,提供丰富的实用函数,例如数组、对象、函数操作等。
▮▮▮▮▮▮▮▮⚝ Moment.js:JavaScript 日期处理库,用于解析、格式化、操作日期和时间。
▮▮▮▮▮▮▮▮⚝ Axios:基于 Promise 的 HTTP 客户端,用于发送 HTTP 请求。

前端技术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网站转化率。掌握 HTML, CSS, JavaScript 等前端技术,并灵活运用各种前端框架和库,可以构建用户友好、功能丰富、性能优良的电子商务网站。

2.2.2 后端技术 (Back-end Technology)

后端技术主要负责网站的 服务器端逻辑 (Server-side Logic)数据处理 (Data Processing)业务逻辑 (Business Logic)数据存储 (Data Storage) 等。常用的后端技术包括 服务器端编程语言 (Server-side Programming Languages)Web 框架 (Web Frameworks)数据库技术 (Database Technology)API 接口设计 (API Interface Design) 等。

服务器端编程语言 (Server-side Programming Languages)

服务器端编程语言用于编写运行在服务器端的程序代码,处理客户端请求,访问数据库,生成动态网页内容,实现网站的业务逻辑。常用的服务器端编程语言包括 PHP, Python, Java, Node.js (JavaScript), C# (.NET), Ruby, Go 等。

PHP (Hypertext Preprocessor)
▮▮▮▮⚝ 脚本语言,易学易用,开发效率高,适合快速开发 Web 应用。
▮▮▮▮⚝ 开源免费,社区活跃,拥有大量的开源框架和库。
▮▮▮▮⚝ 广泛应用于 Web 开发领域,尤其适合构建中小型网站和动态网站。
▮▮▮▮⚝ 常用 Web 框架:Laravel, Symfony, CodeIgniter, CakePHP, Yii。
Python
▮▮▮▮⚝ 解释型语言,语法简洁清晰,可读性强,开发效率高。
▮▮▮▮⚝ 应用领域广泛,包括 Web 开发、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自动化脚本等。
▮▮▮▮⚝ 常用 Web 框架:Django, Flask, Pyramid, Tornado, FastAPI。
Java
▮▮▮▮⚝ 编译型语言,跨平台性好,性能优良,适合构建大型企业级应用。
▮▮▮▮⚝ 面向对象编程,拥有成熟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框架和库。
▮▮▮▮⚝ 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Android 应用开发、大数据处理等领域。
▮▮▮▮⚝ 常用 Web 框架:Spring MVC, Spring Boot, Struts, JavaServer Faces (JSF), Play Framework。
Node.js (JavaScript)
▮▮▮▮⚝ 基于 JavaScript 运行时环境,可以使用 JavaScript 编写服务器端程序。
▮▮▮▮⚝ 非阻塞 I/O,事件驱动,适合构建高性能、高并发的 Web 应用和实时应用。
▮▮▮▮⚝ 前后端语言统一,利于全栈开发 (Full-stack Development)。
▮▮▮▮⚝ 常用 Web 框架:Express.js, Koa.js, NestJS, Sails.js, Hapi.js。
C# (.NET)
▮▮▮▮⚝ 编译型语言,微软 (Microsoft) 开发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运行在 .NET 平台上。
▮▮▮▮⚝ 性能优良,适合构建企业级 Web 应用、桌面应用、游戏开发等。
▮▮▮▮⚝ 常用 Web 框架:ASP.NET MVC, ASP.NET Core, .NET Framework。
Ruby
▮▮▮▮⚝ 动态语言,语法简洁优雅,开发效率高,注重开发体验。
▮▮▮▮⚝ 常用 Web 框架:Ruby on Rails (RoR),遵循 MVC 架构,快速开发 Web 应用。
Go (Golang)
▮▮▮▮⚝ 编译型语言,Google 开发的静态类型、编译型语言,性能高,并发性好,适合构建高性能网络应用和分布式系统。
▮▮▮▮⚝ 语法简洁,学习曲线平缓,适合构建云原生应用 (Cloud-native Application)。
▮▮▮▮⚝ 常用 Web 框架:Gin, Beego, Echo, Revel。

选择服务器端编程语言需要考虑项目需求、团队技术栈、性能要求、开发效率、社区支持等因素。电子商务网站后端开发常用的语言包括 PHP, Python, Java, Node.js 等。

Web 框架 (Web Frameworks)

Web 框架是为 Web 应用开发提供结构化、模块化、高效开发工具和组件的软件框架。Web 框架封装了 Web 开发中的常用功能和模式,例如路由 (Routing)、模板引擎 (Template Engine)、表单处理 (Form Handling)、数据库访问 (Database Access)、安全防护 (Security Protection) 等,可以大大提高 Web 应用的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Web 框架的主要功能 (Main Functions of Web Frameworks)

▮▮▮▮⚝ 路由 (Routing):将 URL 请求映射到相应的处理函数或控制器 (Controller)。
▮▮▮▮⚝ 模板引擎 (Template Engine):将动态数据渲染到 HTML 模板中,生成动态网页内容。
▮▮▮▮⚝ 表单处理 (Form Handling):处理用户提交的表单数据,进行数据验证、数据绑定等操作。
▮▮▮▮⚝ 数据库访问 (Database Access):提供 ORM (Object-Relational Mapping) 或数据库操作 API,简化数据库操作。
▮▮▮▮⚝ 中间件 (Middleware):在请求处理流程中插入中间层,实现请求预处理、响应后处理、身份验证、日志记录等功能。
▮▮▮▮⚝ 安全防护 (Security Protection):提供常见的 Web 安全防护功能,例如 CSRF (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 防护、XSS (Cross-Site Scripting) 防护、SQL 注入防护等。
▮▮▮▮⚝ 会话管理 (Session Management):管理用户会话状态,实现用户登录、身份验证等功能。
▮▮▮▮⚝ 缓存 (Caching):提供缓存机制,提高网站性能。
▮▮▮▮⚝ API 接口开发 (API Interface Development):支持 RESTful API 设计和开发。
▮▮▮▮⚝ 测试 (Testing):提供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测试工具和框架。

常用 Web 框架 (Popular Web Frameworks)

▮▮▮▮⚝ PHP 框架:Laravel, Symfony, CodeIgniter, CakePHP, Yii。
▮▮▮▮⚝ Python 框架:Django, Flask, Pyramid, Tornado, FastAPI。
▮▮▮▮⚝ Java 框架:Spring MVC, Spring Boot, Struts, JavaServer Faces (JSF), Play Framework。
▮▮▮▮⚝ Node.js 框架:Express.js, Koa.js, NestJS, Sails.js, Hapi.js。
▮▮▮▮⚝ Ruby 框架:Ruby on Rails (RoR)。
▮▮▮▮⚝ Go 框架:Gin, Beego, Echo, Revel。
▮▮▮▮⚝ C# (.NET) 框架:ASP.NET MVC, ASP.NET Core, .NET Framework。

选择 Web 框架需要考虑项目规模、复杂程度、团队技术栈、性能要求、开发效率、社区支持等因素。电子商务网站后端开发常用的 Web 框架包括 Laravel, Django, Spring Boot, Express.js 等。

2.2.3 数据库技术 (Database Technology)

数据库 (Database) 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是电子商务网站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数据库技术主要负责数据的 存储 (Storage)检索 (Retrieval)管理 (Management)安全 (Security)备份 (Backup)恢复 (Recovery) 等。电子商务网站需要使用数据库来存储商品信息、用户信息、订单信息、交易记录、日志信息等数据。

数据库可以分为 关系型数据库 (Relational Database)非关系型数据库 (NoSQL Database) 两种类型。

关系型数据库 (Relational Database)

关系型数据库 (RDBMS -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基于 关系模型 (Relational Model) 组织数据,使用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进行数据操作。关系型数据库以 表格 (Table) 的形式存储数据,表格由 行 (Row)列 (Column) 组成,行表示记录 (Record),列表示字段 (Field)。表格之间通过 关系 (Relationship) (例如主键-外键关联) 进行关联。

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Relational Database)

▮▮▮▮⚝ ACID 属性:事务 (Transaction) 具有原子性 (Atomicity)、一致性 (Consistency)、隔离性 (Isolation)、持久性 (Durability) (ACID) 特性,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可靠性。
▮▮▮▮⚝ 结构化数据:数据以表格形式存储,结构化程度高,数据类型严格。
▮▮▮▮⚝ SQL 查询:使用 SQL 语言进行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SQL 语言功能强大,灵活性高。
▮▮▮▮⚝ 关系模型:基于关系模型组织数据,表格之间通过关系进行关联,支持复杂的数据关联查询。
▮▮▮▮⚝ 成熟稳定: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成熟稳定,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和传统应用。

常用关系型数据库 (Popular Relational Databases)

▮▮▮▮⚝ MySQL:开源免费的关系型数据库,广泛应用于 Web 应用开发,尤其适合中小型网站。
▮▮▮▮⚝ PostgreSQL:开源免费的关系型数据库,功能强大,性能优良,支持丰富的特性,例如 JSON 支持、GIS (地理信息系统) 支持、全文检索等。
▮▮▮▮⚝ Oracle Database:商业关系型数据库,功能强大,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级应用。
▮▮▮▮⚝ Microsoft SQL Server:商业关系型数据库,微软 (Microsoft) 开发,与 .NET 平台集成良好,广泛应用于 Windows 平台应用。
▮▮▮▮⚝ MariaDB:MySQL 的分支,开源免费,兼容 MySQL 协议,性能和功能有所提升。

关系型数据库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Relational Database in E-commerce System)

▮▮▮▮⚝ 商品信息存储:商品表 (product), 商品分类表 (category), 商品属性表 (attribute), 商品图片表 (product_image) 等。
▮▮▮▮⚝ 用户信息存储:用户表 (user), 用户地址表 (address), 用户收藏表 (favorite) 等。
▮▮▮▮⚝ 订单信息存储:订单表 (order), 订单明细表 (order_item), 支付记录表 (payment), 物流信息表 (logistics) 等。
▮▮▮▮⚝ 交易记录存储:交易流水表 (transaction_log), 积分记录表 (point_log), 优惠券记录表 (coupon_log) 等。
▮▮▮▮⚝ 后台管理数据存储:管理员表 (admin), 权限表 (permission), 角色表 (role), 日志表 (system_log) 等。

非关系型数据库 (NoSQL Database)

非关系型数据库 (NoSQL Database) 也称为 NoSQL (Not Only SQL) 数据库,与关系型数据库不同,NoSQL 数据库不使用关系模型,不使用 SQL 语言,数据存储方式多样化,具有高可扩展性、高性能、高可用性等特点。NoSQL 数据库适用于处理海量数据、高并发、非结构化数据等场景。

非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NoSQL Database)

▮▮▮▮⚝ 非 ACID 属性:NoSQL 数据库通常不严格遵循 ACID 属性,而是追求 BASE (Basically Available, Soft state, Eventually consistent) 特性,牺牲强一致性 (Strong Consistency) 换取高可用性和高性能。
▮▮▮▮⚝ 非结构化数据:可以存储非结构化数据 (例如文档、JSON、XML、图片、视频等),数据模型灵活,schema-less。
▮▮▮▮⚝ NoSQL 查询:不使用 SQL 语言,使用特定的查询 API 或查询语言,查询方式多样化。
▮▮▮▮⚝ 分布式架构:NoSQL 数据库通常采用分布式架构,易于水平扩展 (Horizontal Scaling),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和高并发访问。
▮▮▮▮⚝ 多样化数据模型:NoSQL 数据库有多种数据模型,例如文档型数据库 (Document Database)、键值对数据库 (Key-Value Database)、列式数据库 (Column-Family Database)、图形数据库 (Graph Database) 等,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常用非关系型数据库 (Popular NoSQL Databases)

▮▮▮▮⚝ 文档型数据库 (Document Database)
▮▮▮▮▮▮▮▮⚝ MongoDB:开源文档型数据库,以 JSON-like 文档格式存储数据,灵活易扩展,适用于内容管理、日志分析、实时数据处理等场景。
▮▮▮▮▮▮▮▮⚝ Couchbase:开源文档型数据库,高性能、高可用,支持内存缓存,适用于高并发、低延迟的应用场景。
▮▮▮▮▮▮▮▮⚝ Amazon DocumentDB:AWS 云服务提供的文档型数据库,兼容 MongoDB 协议。
▮▮▮▮⚝ 键值对数据库 (Key-Value Database)
▮▮▮▮▮▮▮▮⚝ Redis:开源内存键值对数据库,高性能、高可用,支持多种数据结构 (String, Hash, List, Set, Sorted Set),适用于缓存、会话管理、计数器、消息队列等场景。
▮▮▮▮▮▮▮▮⚝ Memcached:开源内存键值对缓存系统,高性能,适用于缓存加速。
▮▮▮▮▮▮▮▮⚝ Amazon DynamoDB:AWS 云服务提供的键值对数据库,高可扩展、高可用。
▮▮▮▮▮▮▮▮⚝ etcd:分布式键值存储系统,用于服务发现、配置管理、分布式协调等场景,常用于 Kubernetes 等容器编排系统。
▮▮▮▮⚝ 列式数据库 (Column-Family Database)
▮▮▮▮▮▮▮▮⚝ HBase:开源分布式列式数据库,基于 Hadoop HDFS 构建,适用于海量数据存储和分析,常用于大数据分析场景。
▮▮▮▮▮▮▮▮⚝ Cassandra:开源分布式列式数据库,高可扩展、高可用,适用于高并发、低延迟的写操作场景。
▮▮▮▮▮▮▮▮⚝ Amazon SimpleDB:AWS 云服务提供的列式数据库。
▮▮▮▮⚝ 图形数据库 (Graph Database)
▮▮▮▮▮▮▮▮⚝ Neo4j:开源图形数据库,以图 (Graph) 结构存储数据,适用于社交网络、知识图谱、推荐系统等场景。
▮▮▮▮▮▮▮▮⚝ Amazon Neptune:AWS 云服务提供的图形数据库,兼容 TinkerPop 和 RDF/SPARQL 标准。

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NoSQL Database in E-commerce System)

▮▮▮▮⚝ 商品详情页缓存:使用 Redis 或 Memcached 缓存商品详情页数据,提高访问速度。
▮▮▮▮⚝ 会话管理:使用 Redis 存储用户会话信息,实现分布式会话管理。
▮▮▮▮⚝ 购物车:使用 Redis 存储用户购物车数据,支持高并发购物车操作。
▮▮▮▮⚝ 消息队列:使用 Redis 或 Kafka 等消息队列,实现异步处理订单、日志收集、事件驱动等功能。
▮▮▮▮⚝ 日志数据存储:使用 MongoDB 或 Elasticsearch 存储网站日志数据,方便日志分析和监控。
▮▮▮▮⚝ 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使用 MongoDB 或 HBase 存储用户行为数据,进行用户画像、个性化推荐、精准营销等分析。

电子商务网站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或者混合使用多种数据库,构建高性能、高可靠、易扩展的数据存储系统。


2.3 移动互联网技术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移动互联网技术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 (例如 4G, 5G) 和移动设备 (例如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访问互联网的技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电子商务的格局和用户行为。移动电子商务 (Mobile E-commerce) 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主流。

2.3.1 移动互联网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Impact of Mobile Internet on E-commerce)

用户行为变化 (Changes in User Behavior)

碎片化时间利用:用户更多利用碎片化时间 (例如通勤、午休、睡前) 进行移动购物,购物场景更加多样化和随时随地。
移动优先 (Mobile-first):用户更习惯使用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移动端成为用户获取信息、购物消费的主要入口。
社交化购物: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融合,催生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型电商模式,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分享、社交推荐进行购物决策。
本地化服务需求:基于 LBS (Location-Based Service) 的移动应用,满足用户本地化生活服务需求,O2O 模式快速发展。
个性化需求提升: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收集和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实现个性化推荐、精准营销,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电商平台变革 (Transformation of E-commerce Platforms)

移动优先设计 (Mobile-first Design):电商平台需要优先考虑移动端用户体验,采用响应式网页设计 (Responsive Web Design) 或开发独立的移动 APP (Mobile Application)。
APP 化 (Appification):电商平台纷纷推出移动 APP,提供更流畅、更便捷、更个性化的购物体验,APP 成为电商平台的重要入口。
场景化营销 (Scenario-based Marketing):电商平台需要根据用户移动场景 (例如地理位置、时间、行为习惯) 进行精准营销,例如 LBS 广告、Push 通知、个性化推荐等。
支付方式多样化 (Diversification of Payment Methods):移动支付 (例如支付宝, 微信支付, Apple Pay, Google Pay) 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便捷快速。
物流配送升级 (Upgrade of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即时配送、本地生活服务电商兴起,对物流配送速度和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新型电商模式涌现 (Emergence of New E-commerce Models)

移动社交电商:基于移动社交媒体 (例如微信, 微博, 抖音, 快手) 的电商模式,例如微商、社交分享电商、直播电商等。
本地生活服务电商:基于 LBS 的 O2O 电商模式,例如餐饮外卖、团购、本地服务预订等。
社区电商:基于社区团购、社区拼团等模式,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小程序电商:基于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等平台,轻量级电商应用,易于传播和使用。

2.3.2 移动优先设计与响应式网页设计 (Mobile-first Design and Responsive Web Design)

移动优先设计 (Mobile-first Design) 是一种网页设计理念,优先考虑移动端用户体验,先设计移动端界面,再逐步扩展到桌面端界面。响应式网页设计 (Responsive Web Design) 是一种网页设计技术,使网页能够根据用户设备的屏幕尺寸和分辨率,自动调整布局和样式,适应不同设备的浏览体验。

移动优先设计 (Mobile-first Design)

核心思想:先移动端,后桌面端。
设计流程
1. 移动端原型设计:首先设计移动端用户界面和交互流程,考虑移动设备屏幕小、触屏操作等特点,简化功能,突出核心内容。
2. 桌面端扩展设计:在移动端设计基础上,逐步扩展到桌面端界面,利用桌面设备屏幕空间大、键盘鼠标操作等优势,增加功能,丰富内容。
3. 响应式布局适配:采用响应式网页设计技术,使网页能够自适应不同设备的屏幕尺寸。

优点
▮▮▮▮⚝ 优先考虑移动端用户体验,符合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 简化设计流程,避免在桌面端设计基础上进行移动端适配的复杂性。
▮▮▮▮⚝ 提高开发效率,减少维护成本。

响应式网页设计 (Responsive Web Design)

核心技术
▮▮▮▮⚝ 弹性布局 (Flexible Layout):使用 CSS 弹性盒模型 (Flexbox) 或网格布局 (Grid Layout) 进行页面布局,使页面元素能够根据屏幕尺寸自动调整大小和位置。
▮▮▮▮⚝ 媒体查询 (Media Queries):使用 CSS @media 查询,根据设备屏幕尺寸、分辨率、方向等条件,应用不同的 CSS 样式,实现不同设备的适配。
▮▮▮▮⚝ 弹性图片 (Flexible Images):使用 CSS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等属性,使图片能够自适应容器大小,避免图片溢出或变形。
▮▮▮▮⚝ Viewport Meta 标签:在 HTML <head> 标签中添加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设置视口 (Viewport) 宽度为设备宽度,初始缩放比例为 1.0,使网页在移动设备上能够正常显示。

优点
▮▮▮▮⚝ 兼容多种设备,包括桌面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提高用户体验。
▮▮▮▮⚝ 减少开发和维护成本,只需维护一套代码,无需为不同设备开发多个版本。
▮▮▮▮⚝ 有利于 SEO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更喜欢响应式网页设计。

移动优先设计和响应式网页设计是构建现代电子商务网站的重要技术和理念,有助于提升移动端用户体验,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2.3.3 移动应用开发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除了响应式网页设计,开发独立的 移动应用 (Mobile Application) (简称 APP) 也是电子商务平台移动化的重要方式。移动 APP 可以提供更原生、更流畅、更便捷、更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移动应用开发类型 (Types of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原生应用 (Native App):使用特定平台的开发语言 (例如 iOS 的 Swift/Objective-C, Android 的 Java/Kotlin) 和 SDK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开发的应用程序。原生应用性能最佳,用户体验最好,可以访问设备的所有硬件和软件功能。但开发成本高,跨平台性差。
混合应用 (Hybrid App):使用 Web 技术 (HTML, CSS, JavaScript) 开发,再通过 WebView 组件或混合应用框架 (例如 Cordova, Ionic) 打包成 APP。混合应用开发成本较低,跨平台性好,但性能和用户体验不如原生应用,访问设备硬件功能受限。
Web 应用 (Web App):使用 Web 技术开发,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应用程序。Web 应用无需安装,跨平台性好,开发和维护成本低,但性能和用户体验不如原生应用,功能受限。
小程序 (Mini Program):基于特定平台 (例如微信, 支付宝, 百度, 抖音) 的轻量级应用,使用类似 Web 技术开发,运行在平台 APP 内。小程序开发成本低,易于传播和使用,但功能和性能受限,受平台限制。

常用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Popular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原生应用开发 (Native App Development)
▮▮▮▮⚝ iOS 开发:Swift, Objective-C, Xcode, iOS SDK, SwiftUI, UIKit。
▮▮▮▮⚝ Android 开发:Java, Kotlin, Android Studio, Android SDK, Jetpack Compose, Android UI Toolkit。
混合应用开发 (Hybrid App Development)
▮▮▮▮⚝ Cordova (PhoneGap):开源混合应用框架,使用 HTML, CSS, JavaScript 开发,通过 WebView 打包成 APP,支持 iOS, Android, Windows Phone 等多个平台。
▮▮▮▮⚝ Ionic:基于 AngularJS 和 Cordova 的开源混合应用框架,使用 Web 技术开发,提供丰富的 UI 组件和 Native API 封装,适用于构建高性能混合应用。
▮▮▮▮⚝ React Native:Facebook 开发的跨平台移动应用框架,使用 JavaScript 和 React 开发,可以编译成原生应用,性能接近原生应用。
▮▮▮▮⚝ Flutter:Google 开发的跨平台 UI 框架,使用 Dart 语言开发,可以编译成原生应用,性能优良,UI 渲染效果好,支持快速开发和热重载。
▮▮▮▮⚝ Weex:阿里巴巴 (Alibaba) 开源的跨平台 UI 框架,使用 JavaScript 和 Vue.js 语法开发,可以编译成原生应用。
小程序开发 (Mini Program Development)
▮▮▮▮⚝ 微信小程序:微信官方提供的小程序开发框架,使用 JavaScript, WXML (类似 HTML), WXSS (类似 CSS) 开发,基于微信平台运行。
▮▮▮▮⚝ 支付宝小程序:支付宝官方提供的小程序开发框架,使用 JavaScript, AXML (类似 HTML), ACSS (类似 CSS) 开发,基于支付宝平台运行。
▮▮▮▮⚝ 百度小程序:百度官方提供的小程序开发框架,使用 JavaScript, Swan (类似 HTML), CSS 开发,基于百度 APP 平台运行。
▮▮▮▮⚝ 抖音小程序:抖音官方提供的小程序开发框架,使用 JavaScript, TTML (类似 HTML), TTSS (类似 CSS) 开发,基于抖音 APP 平台运行。

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技术能力,选择合适的移动应用开发类型和技术,构建移动 APP 或小程序,拓展移动端市场,提升用户体验。


2.4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Technologies)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大数据技术 (Big Data Technologies) 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对电子商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云计算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弹性、可扩展、低成本的 IT 基础设施,大数据技术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和智能化服务。

2.4.1 云计算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 E-commerce)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一种按需付费、弹性可扩展的 IT 资源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软件应用等服务。云计算可以分为 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三种服务模式。

云计算服务模式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Models)

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 -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资源,例如虚拟机 (Virtual Machine)、云服务器 (Cloud Server)、云存储 (Cloud Storage)、虚拟网络 (Virtual Network)。用户可以按需租用这些资源,自行部署和管理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 典型 IaaS 服务提供商:Amazon Web Services (AWS) EC2, Amazon S3, Amazon VPC, Google Cloud Compute Engine, Google Cloud Storage, Google Cloud VPC, Microsoft Azure Virtual Machines, Azure Blob Storage, Azure Virtual Network, 阿里云 ECS, 阿里云 OSS, 阿里云 VPC, 腾讯云 CVM, 腾讯云 COS, 腾讯云 VPC。
平台即服务 (PaaS - Platform as a Service):提供应用开发和运行平台,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语言运行时环境、数据库、Web 服务器、中间件等。用户只需关注应用开发和部署,无需管理底层基础设施。
▮▮▮▮⚝ 典型 PaaS 服务提供商:AWS Elastic Beanstalk, Google App Engine, Microsoft Azure App Service, 阿里云 SAE (Serverless App Engine), 腾讯云 TCB (Tencent Cloud Base)。
软件即服务 (SaaS - Software as a Service):提供完整的应用软件服务,用户通过互联网直接使用软件,无需安装、配置和维护。例如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软件、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软件、OA (Office Automation) 软件、电商平台 SaaS 服务。
▮▮▮▮⚝ 典型 SaaS 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 (CRM), SAP (ERP), Workday (HCM), Shopify (电商平台 SaaS), 阿里云聚石塔 (电商 SaaS), 腾讯云微搭 (低代码平台)。

云计算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场景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Cloud Computing in E-commerce)

电商网站托管:使用云服务器 (IaaS) 托管电商网站,提供弹性计算资源,应对流量波动,保证网站稳定运行。
海量数据存储:使用云存储 (IaaS) 存储商品图片、用户上传文件、交易记录、日志数据等海量数据,低成本、高可靠、易扩展。
弹性伸缩:根据电商网站流量和业务负载,自动弹性伸缩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应对促销活动、秒杀活动等高并发场景。
CDN 加速:使用 CD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服务,将网站静态资源 (例如图片, CSS, JavaScript) 缓存到全球 CDN 节点,加速用户访问速度,提升用户体验。
数据库服务:使用云数据库服务 (PaaS),例如云 MySQL, 云 PostgreSQL, 云 MongoDB, 免去数据库安装、配置、维护的烦恼,提高数据库性能和可靠性。
大数据分析平台:基于云计算平台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例如使用 AWS EMR, Google Cloud Dataproc, 阿里云 E-MapReduce, 腾讯云 EMR,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商品推荐、精准营销等数据分析。
人工智能服务:使用云人工智能服务 (PaaS 或 SaaS),例如 AWS AI Services, Google AI Platform, 阿里云 AI, 腾讯云 AI,实现智能客服、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应用。
安全防护:使用云安全服务,例如 DDoS 防护、Web 应用防火墙 (WAF -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漏洞扫描、安全监控等,提高电商网站的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
Serverless 计算:使用 Serverless 计算服务 (PaaS),例如 AWS Lambda, Google Cloud Functions, 阿里云 Function Compute, 腾讯云 SCF (Serverless Cloud Function),实现事件驱动的、按需付费的计算服务,简化后端开发和运维。

云计算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弹性、可扩展、低成本的 IT 基础设施,降低了电商企业的 IT 成本和运维复杂度,使电商企业可以更专注于业务创新和用户服务。

2.4.2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ies in E-commerce)

大数据技术 (Big Data Technologies) 是指处理和分析海量、高速、多样化数据 (即大数据) 的技术集合,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环节。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电子商务企业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商业价值,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和智能化运营。

大数据技术栈 (Big Data Technology Stack)

数据采集 (Data Collection):从各种数据源 (例如网站日志, APP 日志, 交易数据, 用户行为数据, 社交媒体数据, 传感器数据等) 采集数据。常用数据采集工具包括 Flume, Kafka, Logstash, Fluentd, 数据库 CDC (Change Data Capture) 等。
数据存储 (Data Storage):存储海量数据。常用数据存储技术包括 Hadoop HDFS, 分布式数据库 (例如 HBase, Cassandra), 云存储 (例如 AWS S3, 阿里云 OSS)。
数据处理 (Data Processing):对海量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整合、计算等处理。常用数据处理技术包括 Hadoop MapReduce, Spark, Flink, Storm, Hive, Pig, SQL on Hadoop (例如 Impala, Presto, Drill), 云数据仓库 (例如 AWS Redshift, Google BigQuery, 阿里云 MaxCompute, 腾讯云数仓)。
数据分析 (Data Analysis):从处理后的数据中挖掘商业价值,进行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常用数据分析技术包括 统计分析方法, 机器学习算法 (例如分类, 回归, 聚类, 推荐), 数据挖掘算法 (例如关联规则, 序列模式), 数据可视化工具 (例如 Tableau, Power BI, DataV, ECharts)。
数据可视化 (Data Visualization):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仪表盘、报表等可视化形式展示,方便用户理解和决策。常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 Tableau, Power BI, DataV, ECharts, Grafana, Kibana。
数据治理 (Data Governance):对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生命周期等进行管理和控制,保障数据价值和合规性。常用数据治理技术包括 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安全管理, 数据脱敏, 数据血缘分析, 元数据管理, 数据标准管理。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场景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Big Data Technologies in E-commerce)

用户画像 (User Profiling):基于用户行为数据、交易数据、人口属性数据等,构建用户画像,了解用户兴趣偏好、消费习惯、购买力等,为个性化推荐、精准营销提供基础。
个性化推荐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基于用户画像和商品数据,使用推荐算法 (例如协同过滤, 内容推荐, 深度学习推荐) 为用户推荐个性化商品,提高商品点击率和转化率。
精准营销 (Precision Marketing):基于用户画像和营销数据,进行用户分群、广告定向投放、营销活动个性化定制,提高营销效果和 ROI (Return on Investment)。
智能搜索 (Intelligent Search):优化商品搜索功能,基于用户搜索行为、商品属性、语义分析等,提供更精准、更智能的搜索结果,提高搜索转化率。
智能客服 (Intelligent Customer Service):使用自然语言处理 (NLP) 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智能客服机器人,自动回答用户咨询问题,降低人工客服成本,提高客服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风控与反欺诈 (Risk Control and Anti-fraud):基于交易数据、用户行为数据、设备指纹等,使用风控模型和反欺诈算法,识别和防范恶意订单、欺诈交易、黄牛抢购等风险行为,保障交易安全。
供应链优化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基于历史销售数据、库存数据、物流数据等,进行需求预测、库存优化、智能仓储、智能物流,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商品运营优化 (Product Operation Optimization):基于商品销售数据、用户评价数据、竞品数据等,进行商品分析、选品优化、定价策略优化、促销策略优化,提高商品竞争力。
用户体验优化 (User Experience Optimization):基于用户行为数据、A/B 测试数据、用户反馈数据等,进行网站和 APP 用户体验优化,例如页面布局优化、交互设计优化、流程优化,提高用户满意度和转化率。

大数据技术为电子商务带来了数据驱动的决策能力和智能化运营能力,帮助电商企业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

2. 电子商务基础技术 (Fundamental Technologies of E-commerce)

本章介绍支撑电子商务运行的各项基础技术,包括互联网技术、网站建设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等。(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fundamental technologies that support the operation of e-commerce, including internet technology, websi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technology, etc.)

2.1 互联网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Internet Technology)

介绍TCP/IP协议、HTTP协议、域名系统 (DNS) 等互联网基础技术,理解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石。(Introduces fundamental internet technologies such as TCP/IP protocol, HTTP protocol, Domain Name System (DNS), to understand the technical foundation of e-commerce.)

2.1.1 TCP/IP 协议 (TCP/IP Protocol)

详细解释TCP/IP协议簇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理解网络通信的基础。(Explains the functions and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e TCP/IP protocol suite in detail, understanding the basis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CP/IP 协议簇概述 (Overview of TCP/IP Protocol Suite)

TCP/IP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并非单一协议,而是一个分层、多协议的通信协议簇。它定义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和路由,是互联网运作的基石。理解 TCP/IP 协议簇对于深入了解电子商务的底层技术至关重要。可以将 TCP/IP 协议簇比作城市交通系统,不同的协议如同不同的交通规则和道路,共同保障数据信息顺利、高效地从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

TCP/IP 协议簇的分层模型 (Layered Model of TCP/IP Protocol Suite)

TCP/IP 协议簇采用分层结构,将复杂的网络通信过程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层次,每一层负责特定的功能,简化了协议的设计和实现。 常见的 TCP/IP 模型简化为四层或五层,这里我们采用 五层模型 进行讲解,从下往上依次为:

▮▮▮▮ⓐ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❷ 物理层是模型的最底层,负责在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上传输原始比特流。它关注的是物理信号的传输,例如电压、频率、数据传输速率以及物理接口的规范。在电子商务的场景中,物理层技术例如网线、光纤、Wi-Fi 无线网络等,构成了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
▮▮▮▮ⓒ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❹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之上,主要负责在相邻节点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帧 (data frame)。它将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组织成逻辑上可理解的数据帧,并提供物理地址寻址(MAC地址 - 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差错检测和流量控制等机制。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以太网协议 (Ethernet Protocol)、Wi-Fi 协议等。在电子商务网络中,数据链路层保证了局域网内或相邻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可靠传输。
▮▮▮▮ⓔ 网络层 (Network Layer)
▮▮▮▮▮▮▮▮❻ 网络层是 TCP/IP 协议簇的核心层,主要功能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包路由和转发。IP 协议 (Internet Protocol) 是网络层最重要的协议,它定义了 IP 地址寻址、路由选择和数据包 (packet) 的分片与重组等机制。网络层使得数据可以跨越不同的网络进行传输,是构建全球互联网的关键。例如,当用户访问一个异地的电商网站时,网络层 IP 协议负责将用户的请求数据包路由到目标网站的服务器。
▮▮▮▮ⓖ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❽ 传输层位于网络层之上,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TCP 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DP 协议 (User Datagram Protocol) 是传输层两种最常用的协议。
▮▮▮▮▮▮▮▮❾ TCP 协议 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它在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连接(三次握手 - three-way handshake),传输过程中提供数据分段、序号、确认应答、重传机制以及拥塞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可靠、有序地到达目的地,适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例如网页浏览 (HTTP)、文件传输 (FTP)、电子邮件 (SMTP) 等。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订单数据、支付信息等,通常采用 TCP 协议进行传输,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❿ UDP 协议 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它不需要建立连接,传输速度快,资源消耗小,但不保证数据包的可靠到达和顺序,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但对数据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的应用,例如在线视频、音频传输、DNS 查询等。在电子商务中,一些实时性要求高的功能,例如在线客服、实时商品推荐等,可能会使用 UDP 协议。
▮▮▮▮ⓚ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❶ 应用层是 TCP/IP 协议簇的最上层,直接为各种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应用层协议定义了应用程序之间交换数据的格式和规则。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包括:
▮▮▮▮▮▮▮▮ * HTTP 协议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用于 Web 网页传输。
▮▮▮▮▮▮▮▮ * HTTPS 协议 (HTTP Secure):安全的 Web 网页传输协议,在 HTTP 基础上增加了 SSL/TLS 加密,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电子商务网站普遍采用 HTTPS 协议,保护用户敏感信息。
▮▮▮▮▮▮▮▮ * FTP 协议 (File Transfer Protocol):用于文件传输。
▮▮▮▮▮▮▮▮ * SMTP 协议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用于电子邮件发送。
▮▮▮▮▮▮▮▮ * DNS 协议 (Domain Name System Protocol):用于域名解析。
▮▮▮▮▮▮▮▮ * 应用层协议是电子商务应用直接使用的协议,例如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电商网站,浏览器使用 HTTP/HTTPS 协议与电商服务器进行通信,获取网页内容;用户在电商平台上传商品图片,可能使用 FTP 协议进行文件传输;电商平台发送订单确认邮件,使用 SMTP 协议。

TCP/IP 协议的工作原理 (Working Principle of TCP/IP Protocol)

数据在 TCP/IP 协议簇中传输时,会经过封装 (Encapsulation)解封装 (De-encapsulation) 的过程。

▮▮▮▮ⓐ 封装过程 (Encapsulation)
▮▮▮▮▮▮▮▮❷ 当应用程序需要发送数据时,数据从应用层逐层向下传递,每一层都会在数据头部添加本层协议的首部信息 (header),这个过程称为封装。例如,应用层数据传递到传输层,TCP 协议会在数据前添加 TCP 首部,包括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序号、确认号等信息;然后,TCP 数据段 (segment) 传递到网络层,IP 协议会在 TCP 数据段前添加 IP 首部,包括源 IP 地址、目标 IP 地址等信息;接着,IP 数据包 (packet) 传递到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协议会在 IP 数据包前后分别添加帧首部和帧尾部,形成数据帧 (frame)。
▮▮▮▮ⓒ 解封装过程 (De-encapsulation)
▮▮▮▮▮▮▮▮❹ 当数据帧到达目标主机时,数据从物理层逐层向上解封装,每一层移除本层协议的首部和尾部信息,并将数据传递给上一层。例如,数据链路层接收到数据帧,移除帧首部和帧尾部,将 IP 数据包传递给网络层;网络层接收到 IP 数据包,移除 IP 首部,将 TCP 数据段传递给传输层;传输层接收到 TCP 数据段,移除 TCP 首部,将应用层数据传递给应用程序。
▮▮▮▮ⓔ 通过封装和解封装,数据在不同协议层之间有序地传递和处理,最终实现端到端的可靠通信。

TCP/IP 协议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Role of TCP/IP Protocol in E-commerce)

TCP/IP 协议簇是电子商务运作的基石,它支撑着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

▮▮▮▮ⓐ 网络连接 (Network Connectivity):TCP/IP 协议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网络互联互通,使得电子商务交易可以跨越地域限制进行。
▮▮▮▮ⓑ 数据传输 (Data Transmission):TCP 协议保证了电子商务交易数据的可靠传输,例如商品信息、订单数据、支付信息等。
▮▮▮▮ⓒ Web 应用支撑 (Web Application Support):HTTP/HTTPS 协议是构建电子商务网站的基础,实现了用户与电商平台之间的信息交互。
▮▮▮▮ⓓ 安全保障 (Security Assurance):HTTPS 协议通过 SSL/TLS 加密,保障了电子商务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 应用扩展 (Application Extension):基于 TCP/IP 协议簇,可以构建各种电子商务应用,例如在线支付、物流跟踪、在线客服等。

理解 TCP/IP 协议簇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子商务系统的底层架构和运行机制,为后续学习电子商务的各项技术和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2.1.2 HTTP 协议 (HTTP Protocol)

深入探讨HTTP协议的请求与响应机制,以及在Web应用中的作用。(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request and response mechanism of the HTTP protocol, and its role in Web applications.)

HTTP 协议概述 (Overview of HTTP Protocol)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是应用层协议,基于 TCP 协议,用于在 Web 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 (hypertext) 数据,是万维网 (World Wide Web) 的基础协议。在电子商务中,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电商网站,浏览商品信息、提交订单、进行支付等操作,都是通过 HTTP 协议与电商服务器进行通信实现的。

HTTP 协议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HTTP Protocol)

▮▮▮▮ⓐ 简单快速 (Simple and Fast):HTTP 协议结构简单,报文格式简洁,易于理解和实现,通信速度快。
▮▮▮▮ⓑ 无连接 (Connectionless):HTTP 协议是无连接的,每次请求和响应都是独立的,完成一次请求-响应后,连接就会断开。这简化了服务器的设计,可以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但对于需要保持会话状态的应用,例如电子商务购物车,需要使用 Cookie 或 Session 等技术来维护用户状态。
▮▮▮▮ⓒ 无状态 (Stateless):HTTP 协议是无状态的,服务器不会记住客户端之前的请求状态。每次请求都被视为新的请求。无状态性简化了服务器的实现,但也需要额外的机制来维护用户会话状态。
▮▮▮▮ⓓ 灵活可扩展 (Flexible and Extensible):HTTP 协议允许传输各种类型的数据,例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通过 HTTP 扩展,可以支持更多的功能,例如 HTTPS 的安全传输、WebSocket 的持久连接等。
▮▮▮▮ⓔ 明文传输 (Plaintext Transmission):早期的 HTTP 协议采用明文传输数据,安全性较差。为了解决安全问题,出现了 HTTPS 协议,通过 SSL/TLS 加密,实现了安全传输。

HTTP 协议的请求与响应机制 (Request and Response Mechanism of HTTP Protocol)

HTTP 协议采用请求-响应模式 (request-response model),客户端 (通常是 Web 浏览器) 发送 HTTP 请求 (HTTP request) 给服务器 (通常是 Web 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处理请求并返回 HTTP 响应 (HTTP response) 给客户端。

▮▮▮▮ⓐ HTTP 请求 (HTTP Request)
▮▮▮▮▮▮▮▮❷ HTTP 请求由请求行 (request line)请求头部 (request header)空行请求体 (request body) 四部分组成。
▮▮▮▮▮▮▮▮❸ 请求行 描述请求方法 (method)、请求 URI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和 HTTP 协议版本。常用的请求方法包括:
▮▮▮▮▮▮▮▮ * GET:请求获取资源。例如,浏览器访问网页、获取商品信息等。GET 请求的参数通常附加在 URI 后面,以 ? 分隔,参数之间用 & 连接,例如 https://www.example.com/search?keyword=手机&price=1000
▮▮▮▮▮▮▮▮ * POST:向服务器提交数据,用于创建或更新资源。例如,用户注册、提交订单、上传文件等。POST 请求的参数通常放在请求体中。
▮▮▮▮▮▮▮▮ * PUT:请求更新资源。
▮▮▮▮▮▮▮▮ * DELETE:请求删除资源。
▮▮▮▮▮▮▮▮ * HEAD:类似于 GET,但只请求资源的头部信息,不返回消息体。
▮▮▮▮▮▮▮▮ * OPTIONS:请求服务器支持的 HTTP 方法。
▮▮▮▮▮▮▮▮ * TRACE:请求服务器回显收到的请求,用于诊断。
▮▮▮▮▮▮▮▮ * CONNECT:建立到服务器的隧道连接,用于 SSL/TLS 协议。
▮▮▮▮▮▮▮▮❸ 请求头部 包含一些附加信息,例如客户端信息 (User-Agent)、接受的媒体类型 (Accept)、语言 (Accept-Language)、Cookie 等。常见的请求头部字段包括 HostUser-AgentAcceptAccept-LanguageAccept-EncodingConnectionCookie 等。
▮▮▮▮▮▮▮▮❹ 空行 用于分隔请求头部和请求体。
▮▮▮▮▮▮▮▮❺ 请求体 包含请求的实际数据,例如 POST 请求提交的表单数据、JSON 数据等。

▮▮▮▮ⓑ HTTP 响应 (HTTP Response)
▮▮▮▮▮▮▮▮❷ HTTP 响应由 状态行 (status line)响应头部 (response header)空行响应体 (response body) 四部分组成。
▮▮▮▮▮▮▮▮❸ 状态行 描述响应状态码 (status code)、状态描述信息和 HTTP 协议版本。状态码用于表示服务器对请求的处理结果。常见的状态码包括:
▮▮▮▮▮▮▮▮ * 200 OK:请求成功。
▮▮▮▮▮▮▮▮ * 301 Moved Permanently:永久重定向。
▮▮▮▮▮▮▮▮ * 302 Found:临时重定向。
▮▮▮▮▮▮▮▮ * 400 Bad Request:客户端请求错误。
▮▮▮▮▮▮▮▮ * 401 Unauthorized:未授权,需要身份验证。
▮▮▮▮▮▮▮▮ * 403 Forbidden:禁止访问,权限不足。
▮▮▮▮▮▮▮▮ * 404 Not Found:请求资源未找到。
▮▮▮▮▮▮▮▮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服务器内部错误。
▮▮▮▮▮▮▮▮ * 503 Service Unavailable:服务器暂时不可用。
▮▮▮▮▮▮▮▮❸ 响应头部 包含一些附加信息,例如服务器信息 (Server)、内容类型 (Content-Type)、内容长度 (Content-Length)、Cookie (Set-Cookie) 等。常见的响应头部字段包括 ServerDateContent-TypeContent-LengthConnectionSet-CookieCache-Control 等。
▮▮▮▮▮▮▮▮❹ 空行 用于分隔响应头部和响应体。
▮▮▮▮▮▮▮▮❺ 响应体 包含服务器返回的实际数据,例如 HTML 网页内容、JSON 数据、图片数据等。

HTTP 协议在 Web 应用中的作用 (Role of HTTP Protocol in Web Applications)

HTTP 协议是 Web 应用的基础,在电子商务网站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网页浏览 (Web Browsing):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电商网站的各种页面,例如首页、商品列表页、商品详情页、购物车页面、订单页面等,都是通过 HTTP 协议获取网页内容的。
▮▮▮▮ⓑ 数据交互 (Data Interaction):用户在电商网站进行各种操作,例如搜索商品、添加购物车、提交订单、在线支付、评价商品等,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都是通过 HTTP 请求和响应实现的。例如,用户提交订单时,浏览器发送 POST 请求,将订单数据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处理订单后,返回 HTTP 响应,告知订单处理结果。
▮▮▮▮ⓒ 资源传输 (Resource Transmission):电商网站的各种资源,例如 HTML 页面、CSS 样式表、JavaScript 脚本、图片、视频等,都是通过 HTTP 协议从服务器传输到客户端浏览器。
▮▮▮▮ⓓ API 接口 (API Interface):现代电子商务系统通常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前端 (Web 浏览器、移动 App 等) 通过 HTTP 协议与后端服务器提供的 API 接口进行数据交互。API 接口通常返回 JSON 或 XML 格式的数据。

理解 HTTP 协议的请求与响应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Web 应用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子商务网站的前后端交互过程。掌握 HTTP 协议对于进行 Web 开发、API 开发、网络爬虫等工作至关重要。

2.1.3 域名系统 (DNS - Domain Name System)

解释域名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域名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Explain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domain name system and the importance of domain names in e-commerce.)

域名系统概述 (Overview of Domain Name System)

DNS (域名系统 - Domain Name System) 是一个分布式、分层的命名系统,用于将人类可读的域名 (domain name) 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 IP 地址 (IP address)。由于 IP 地址是一串数字,难以记忆和使用,而域名由有意义的单词或组合构成,方便用户记忆和访问。DNS 系统就像互联网的电话簿,用户通过域名可以快速找到对应的服务器 IP 地址,从而访问网站、发送邮件等。

DNS 的工作原理 (Working Principle of DNS)

DNS 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客户机/服务器 (Client/Server) 模式。DNS 数据库分布在全球各地的 DNS 服务器上,共同维护域名与 IP 地址的映射关系。DNS 解析过程通常是一个递归查询 (recursive query)迭代查询 (iterative query) 相结合的过程。

▮▮▮▮ⓐ DNS 服务器类型 (Types of DNS Servers)
▮▮▮▮▮▮▮▮❷ 根域名服务器 (Root DNS Servers):位于 DNS 树状结构的根部,负责管理顶级域名服务器。全球共有 13 组根域名服务器,但物理服务器数量远不止 13 台,采用镜像技术分布在全球各地。根域名服务器存储顶级域名 (例如 .com, .org, .cn, .net 等) 的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❸ 顶级域名服务器 (Top-Level Domain (TLD) DNS Servers):负责管理各自顶级域名下的二级域名。例如,.com 顶级域名服务器负责管理所有以 .com 结尾的二级域名 (例如 example.com, google.com 等)。
▮▮▮▮▮▮▮▮❹ 权威域名服务器 (Authoritative DNS Servers):负责管理特定域名的 DNS 记录,存储域名与 IP 地址的真正映射关系。例如,example.com 的权威域名服务器存储 example.com 及其子域名 (例如 www.example.com, shop.example.com 等) 的 IP 地址。权威域名服务器由域名注册商或域名持有者维护。
▮▮▮▮▮▮▮▮❺ 本地域名服务器 (Local DNS Servers)递归解析器 (Recursive Resolver):也称为 DNS 缓存服务器 (DNS Cache Servers),通常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ISP -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企业网络或操作系统提供。本地域名服务器接收用户主机的 DNS 查询请求,并负责递归查询或迭代查询,最终获取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主机,同时缓存查询结果,提高后续查询效率。

▮▮▮▮ⓑ DNS 解析过程 (DNS Resolution Process)
▮▮▮▮▮▮▮▮❷ 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域名 (例如 www.example.com) 并访问时,操作系统会首先检查本地 DNS 缓存 (Local DNS Cache),如果缓存中有该域名的 IP 地址,则直接返回缓存结果,解析结束。
▮▮▮▮▮▮▮▮❸ 如果本地 DNS 缓存中没有该域名的 IP 地址,操作系统会向 本地域名服务器 发送 DNS 查询请求 (递归查询)。
▮▮▮▮▮▮▮▮❹ 本地域名服务器收到查询请求后,首先检查自身缓存 (Local DNS Server Cache),如果缓存中有结果,则直接返回。
▮▮▮▮▮▮▮▮❺ 如果本地域名服务器缓存中没有结果,它会向 根域名服务器 发送查询请求 (迭代查询)。根域名服务器返回 .com 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❻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 .com 顶级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 (迭代查询)。.com 顶级域名服务器返回 example.com 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❼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 example.com 权威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 (递归查询)。权威域名服务器查询自身数据库,找到 www.example.com 对应的 IP 地址,并将结果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❽ 本地域名服务器将 www.example.com 的 IP 地址返回给用户主机,并将结果缓存起来。
▮▮▮▮▮▮▮▮❾ 用户主机获取到 IP 地址后,就可以通过 IP 地址与 www.example.com 服务器建立连接,进行后续的 HTTP 通信。

域名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 (Importance of Domain Names in E-commerce)

域名在电子商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电商企业重要的品牌资产网络入口

▮▮▮▮ⓐ 品牌标识 (Brand Identity):域名是电商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品牌标识,一个好的域名能够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和记住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例如,amazon.comtaobao.comjd.com 等域名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商品牌标识。
▮▮▮▮ⓑ 网络入口 (Network Entry):域名是用户访问电商网站的主要入口,用户通过在浏览器中输入域名来访问电商平台,浏览商品、进行购物。一个易于记忆、拼写和输入的域名,能够提高用户访问的便利性,吸引更多流量。
▮▮▮▮ⓒ 搜索引擎优化 (SEO -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域名对搜索引擎优化 (SEO) 有一定影响。包含关键词的域名、简短易记的域名、历史悠久的域名等,可能在搜索引擎排名中获得一定的优势。
▮▮▮▮ⓓ 信任度 (Trustworthiness):一个专业的、与品牌相关的域名,能够提升用户对电商网站的信任度。例如,使用 .com.cn 等常见顶级域名,注册时间较长的域名,SSL 证书加密的 HTTPS 域名等,都有助于建立用户信任。
▮▮▮▮ⓔ 营销推广 (Marketing and Promotion):域名是电商网站进行线上线下营销推广的重要元素。在广告宣传、社交媒体推广、名片印刷等场景中,域名都是必不可少的信息。

选择一个好的域名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至关重要。选择域名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❶ 与品牌相关性 (Relevance to Brand):域名最好与企业品牌或业务相关,方便用户识别和记忆。
▮▮▮▮▮▮▮▮❷ 简洁易记 (Simplicity and Memorability):域名应简洁明了,易于拼写和记忆,避免使用过长、复杂或容易混淆的单词或组合。
▮▮▮▮▮▮▮▮❸ 顶级域名选择 (TLD Selection):根据业务性质和目标用户群体选择合适的顶级域名,例如 .com 适用于商业网站,.cn 适用于中国市场,.shop 适用于电商网站等。
▮▮▮▮▮▮▮▮❹ 唯一性 (Uniqueness):确保域名尚未被注册,具有唯一性。
▮▮▮▮▮▮▮▮❺ 法律合规性 (Legal Compliance):域名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避免侵犯他人商标权、域名权等。

电商企业需要重视域名管理,及时注册和续费域名,保护域名资产,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中。

2.2 网站建设技术 (Websi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涵盖HTML, CSS, 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以及服务器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了解电商网站的构建过程。(Covers front-end technologies such as HTML, CSS, JavaScript, as well as server-side technologies and database technologies, to underst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commerce websites.)

2.2.1 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介绍HTML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标签,用于构建网页结构。(Introduces the basic syntax and common tags of HTML, used to build webpage structure.)

HTML 概述 (Overview of HTML)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是一种用于创建网页结构的标记语言,是构建 Web 网页的基础。HTML 不是编程语言,而是一种描述网页文档结构的标记语言。它使用一系列的标签 (tag) 来描述网页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标题、段落、列表、图片、链接、表格、表单等。浏览器解析 HTML 文档,并将其渲染成用户看到的网页。

HTML 基本语法 (Basic Syntax of HTML)

HTML 文档由一系列的元素 (element) 组成,HTML 元素使用标签 (tag) 来标记。HTML 标签通常成对出现,包括开始标签 (start tag)结束标签 (end tag),例如 <p> 是段落的开始标签,</p> 是段落的结束标签。开始标签和结束标签之间包裹的内容是元素的内容。有些标签是自闭合标签 (self-closing tag),例如 <br /> 换行标签、<img /> 图片标签,它们没有结束标签。

▮▮▮▮ⓐ HTML 文档基本结构 (Basic Structure of HTML Document)
▮▮▮▮```html




网页标题
网页主体内容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 `<!DOCTYPE html>`:文档类型声明,告诉浏览器这是一个 HTML5 文档。
2 * `<html>`:HTML 文档的根元素,`lang="zh-CN"` 属性指定文档语言为简体中文。
3 * `<head>`:文档头部,包含网页的元数据 (metadata),例如字符编码、网页标题、外部样式表和 JavaScript 文件等。
4 * `<meta charset="UTF-8">`:指定文档字符编码为 UTF-8,支持显示中文等多种字符。
5 * `<title>网页标题</title>`:设置网页标题,显示在浏览器标签页或窗口标题栏。
6 * `<body>`:文档主体,包含网页的可见内容,例如文本、图片、链接、视频等。
7
8 常用 HTML 标签 (Commonly Used HTML Tags)**
9
10 ⓐ **标题标签 (Heading Tags)**:`<h1>` 到 `<h6>`,表示不同级别的标题,`<h1>` 表示一级标题,级别最高,`<h6>` 表示六级标题,级别最低。标题标签用于组织网页内容结构,并对搜索引擎优化 (SEO) 有一定作用。
11 ```html
12
13 <h1>一级标题</h1>
14 <h2>二级标题</h2>
15 <h3>三级标题</h3>
16 <h4>四级标题</h4>
17 <h5>五级标题</h5>
18 <h6>六级标题</h6>

▮▮▮▮ⓑ 段落标签 (Paragraph Tag)<p>,表示段落。用于组织文本内容,将文本分成段落显示。
▮▮▮▮```html

这是一个段落。


这是另一个段落。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链接标签 (Link Tag)**`<a>` (anchor),用于创建超链接,链接到其他网页、网站或资源。`href` 属性指定链接的目标 URL,`target` 属性指定链接打开方式 (例如 `_blank` 在新标签页打开)
2
3 ```html
4 <a href="https://www.example.com" target="_blank">访问 Example 网站</a>

▮▮▮▮ⓓ 图片标签 (Image Tag)<img> (image),用于在网页中插入图片。src 属性指定图片 URL,alt 属性提供图片描述 (当图片无法加载时显示,并有利于 SEO)。
▮▮▮▮```html
图片描述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 **列表标签 (List Tags)**:
2 * **无序列表 (Unordered List)**:`<ul>` (unordered list),列表项使用 `<li>` (list item) 标签。列表项前默认显示圆点符号。
3 ```html
4
5 <ul>
6 <li>列表项 1</li>
7 <li>列表项 2</li>
8 <li>列表项 3</li>
9 </ul>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 **有序列表 (Ordered List)**:`<ol>` (ordered list),列表项使用 `<li>` 标签。列表项前默认显示数字序号。
2 ```html
3 <ol>
4 <li>列表项 1</li>
5 <li>列表项 2</li>
6 <li>列表项 3</li>
7 </ol>

分隔线标签 (Horizontal Rule Tag)**:<hr /> (horizontal rule),用于在网页中插入水平分隔线。
tml
/>

▮▮▮▮ⓖ 换行标签 (Line Break Tag)<br /> (line break),用于在文本中插入换行符。
▮▮▮▮```html
第一行文字

第二行文字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 **div 标签 (Division Tag)**:`<div>` (division),用于定义文档中的区域或节 (division 或 section)。`<div>` 标签通常作为容器,用于组合其他 HTML 元素,并使用 CSS 样式进行布局和样式控制。
2 ```html
3
4 <div>
5 <p>这是一个 div 区域内的段落。</p>
6 <img src="image.jpg" alt="区域图片">
7 </div>

▮▮▮▮ⓘ span 标签 (Span Tag)<span> (span),用于对文档中的行内元素进行组合。<span> 标签也常用于配合 CSS 样式,对文本或行内元素进行样式控制。
▮▮▮▮```html

这是一段文字,其中 红色文字 使用了 span 标签。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 **表格标签 (Table Tags)**:
2 * `<table>` (table):定义表格。
3 * `<tr>` (table row):定义表格行。
4 * `<th>` (table header):定义表头单元格 (通常加粗居中显示)。
5 * `<td>` (table data):定义表格数据单元格。
6
7 ```html
8 <table>
9 <tr>
10 <th>表头 1</th>
11 <th>表头 2</th>
12 </tr>
13 <tr>
14 <td>数据 1</td>
15 <td>数据 2</td>
16 </tr>
17 <tr>
18 <td>数据 3</td>
19 <td>数据 4</td>
20 </tr>
21 </table>

▮▮▮▮ⓚ 表单标签 (Form Tags):用于创建表单,收集用户输入的数据。
▮▮▮▮ * <form> (form):定义表单。action 属性指定表单提交的服务器端处理程序 URL,method 属性指定表单提交方法 (GET 或 POST)。
▮▮▮▮ * <input> (input):定义各种输入控件,例如文本框、密码框、单选框、复选框、按钮等。type 属性指定输入控件类型,name 属性指定控件名称 (用于服务器端获取数据)。
▮▮▮▮ * <textarea> (textarea):定义多行文本输入框。
▮▮▮▮ * <select> (select):定义下拉列表选择框。<option> (option) 标签定义下拉列表选项。
▮▮▮▮ * <button> (button):定义按钮。
▮▮▮▮ ```html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HTML in E-commerce Websites)**
2
3 电子商务网站页面的基础,电商网站的各种页面,例如首页、商品列表页、商品详情页、购物车页面、用户中心页面、支付页面等,都是使用 HTML 结构和各种 HTML 标签构建的。HTML 提供了网页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框架,为后续使用 CSS 样式美化网页外观、使用 JavaScript 实现网页动态交互奠定了基础。
4
5 .2 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s)
6
7 的使用,用于控制网页的 visual presentation 和布局。(Explains the use of CSS stylesheets to control the visual presentation and layout of web pages.)
8
9 概述 (Overview of CSS)**
10
11 式表 - Cascading Style Sheets) 是一种用于描述 HTML ( XML) 文档呈现样式的语言。CSS 负责控制网页的**外观 (visual presentation)** **布局 (layout)**,包括文字颜色、字体、大小、背景颜色、边距、边框、定位、浮动、响应式布局等。通过 CSS,可以将网页的内容 (HTML) 和样式 (CSS) 分离,使得网页结构更清晰、代码更易于维护、样式更易于复用和修改。
12
13 基本语法 (Basic Syntax of CSS)**
14
15 *选择器 (selector)** **声明块 (declaration block)** 组成。
16
17 ss
18 ctor {
19 property: value;
20 property: value;
21 ...
22
23
24
25 ▮▮▮▮ * **选择器 (selector)**:用于选择要应用样式的 HTML 元素。选择器可以是元素名、类名、ID 名、属性选择器、伪类、伪元素等。
26 ▮▮▮▮ * **声明块 (declaration block)**:用花括号 `{}` 包裹,包含一条或多条**声明 (declaration)**。每条声明由**属性 (property)** ** (value)** 组成,用冒号 `:` 分隔,多条声明之间用分号 `;` 分隔。属性指定要修改的样式特性,值指定样式特性的具体取值。
27
28 **CSS 选择器 (CSS Selectors)**
29
30 CSS 选择器用于选择要应用样式的 HTML 元素。常见的 CSS 选择器包括:
31
32 ▮▮▮▮ⓐ **元素选择器 (Element Selector)**:根据 HTML 元素名选择元素。例如,`p` 选择所有 `<p>` 段落元素,`h1` 选择所有 `<h1>` 一级标题元素。
33 ▮▮▮▮```css
34 p {
35 color: #333; /* 设置段落文字颜色为深灰色 */
36 font-size: 16px; /* 设置段落文字大小为 16 像素 */
37 line-height: 1.5; /* 设置段落行高为 1.5 倍行距 */
38 }

类选择器 (Class Selector):根据 HTML 元素的 class 属性值选择元素。类选择器以点号 . 开头,后面跟类名。HTML 元素可以设置多个 class 属性值,用空格分隔。类选择器可以复用,多个 HTML 元素可以应用相同的类样式。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highlight {
2 background-color: yellow; /* 设置背景颜色为黄色 */
3 font-weight: bold; /* 设置文字加粗 */
4 }

▮▮▮▮```html

这段文字应用了 highlight 类样式。

这个 div 区域也应用了 highlight 类样式。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ID 选择器 (ID Selector)**:根据 HTML 元素的 `id` 属性值选择元素。ID 选择器以井号 `#` 开头,后面跟 ID 名。HTML 元素的 `id` 属性值在同一个 HTML 文档中必须是唯一的。ID 选择器具有唯一性,通常用于选择页面中唯一的元素。
2 ```css
3
4 #header {
5 background-color: #f0f0f0; /* 设置背景颜色为浅灰色 */
6 padding: 20px; /* 设置内边距为 20 像素 */
7 }

▮▮▮▮```html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属性选择器 (Attribute Selector)**:根据 HTML 元素的属性和属性值选择元素。
2 * `[attribute]`:选择具有 `attribute` 属性的所有元素。例如,`[title]` 选择所有具有 `title` 属性的元素。
3 * `[attribute=value]`:选择 `attribute` 属性值等于 `value` 的所有元素。例如,`[type="text"]` 选择所有 `type` 属性值为 `text` 的元素 (通常是 input 元素)
4 * `[attribute~=value]`:选择 `attribute` 属性值包含 `value` 单词的所有元素 (属性值用空格分隔)
5 * `[attribute|=value]`:选择 `attribute` 属性值以 `value` 开头或等于 `value` 的所有元素 (属性值用连字符 `-` 分隔)
6 * `[attribute^=value]`:选择 `attribute` 属性值以 `value` 开头的所有元素。
7 * `[attribute$=value]`:选择 `attribute` 属性值以 `value` 结尾的所有元素。
8 * `[attribute*=value]`:选择 `attribute` 属性值包含 `value` 子串的所有元素。
9
10 ```css
11 input[type="text"] {
12 border: 1px solid #ccc; /* 设置边框为 1 像素灰色实线 */
13 padding: 5px; /* 设置内边距为 5 像素 */
14 }

▮▮▮▮ⓔ 后代选择器 (Descendant Selector):选择某个元素的所有后代元素 (包括子元素、孙子元素等)。后代选择器使用空格分隔多个选择器。
▮▮▮▮```css

sidebar p {

color: green; / 选择 ID 为 sidebar 的元素内的所有段落元素,设置文字颜色为绿色 /
}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子选择器 (Child Selector)**选择某个元素的直接子元素子选择器使用大于号 `>` 分隔两个选择器
2 ```css
3
4 ul > li {
5 list-style-type: square; /* 选择 ul 元素下的直接子元素 li,设置列表项符号为正方形 */
6 }

▮▮▮▮ⓖ 相邻兄弟选择器 (Adjacent Sibling Selector):选择紧跟在某个元素后面的兄弟元素。相邻兄弟选择器使用加号 + 分隔两个选择器。
▮▮▮▮```css
h2 + p {
margin-top: 0; / 选择紧跟在 h2 标题后面的段落元素,设置上外边距为 0 /
}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通用兄弟选择器 (General Sibling Selector)**选择某个元素后面的所有兄弟元素通用兄弟选择器使用波浪号 `~` 分隔两个选择器
2
3 ```css
4 h2 ~ p {
5 font-style: italic; /* 选择 h2 标题后面的所有段落元素,设置文字样式为斜体 */
6 }

▮▮▮▮ⓘ 伪类 (Pseudo-classes):用于选择元素的特殊状态。伪类以冒号 : 开头。常见的伪类包括:
▮▮▮▮ * :hover:鼠标悬停在元素上时的状态。
▮▮▮▮ * :active:元素被激活 (例如鼠标点击) 时的状态。
▮▮▮▮ * :focus:元素获得焦点时的状态 (例如输入框被选中)。
▮▮▮▮ * :link:链接未被访问时的状态。
▮▮▮▮ * :visited:链接已被访问时的状态。
▮▮▮▮ * :first-child: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
▮▮▮▮ * :last-child:元素的最后一个子元素。
▮▮▮▮ * :nth-child(n):元素的第 n 个子元素 (n 可以是数字、odd 奇数、even 偶数、或形如 an+b 的表达式)。
▮▮▮▮```css
a:hover {
color: red; / 鼠标悬停在链接上时,文字颜色变为红色 /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添加下划线 /
}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伪元素 (Pseudo-elements)**用于选择元素的特定部分而不是元素本身伪元素以双冒号 `::` 开头 (CSS2 中使用单冒号 `:`,为了区分伪类和伪元素CSS3 规范建议伪元素使用双冒号 `::`)常见的伪元素包括
2 * `::before`:在元素内容之前插入内容
3 * `::after`:在元素内容之后插入内容
4 * `::first-line`:元素的第一行文本
5 * `::first-letter`:元素的第一个字母
6 * `::selection`:元素被用户选中的部分
7 ```css
8
9 p::first-letter {
10 font-size: 2em; /* 设置段落首字母字体大小为 2 倍 */
11 font-weight: bold; /* 加粗 */
12 float: left; /* 左浮动,实现首字下沉效果 */
13 margin-right: 5px; /* 设置右外边距 */
14 }

CSS 样式引入方式 (Ways to Include CSS Styles)

CSS 样式可以以三种方式引入到 HTML 文档中:

▮▮▮▮ⓐ 内联样式 (Inline Styles):直接在 HTML 元素的 style 属性中定义 CSS 样式。内联样式的优先级最高,但不利于样式复用和维护。
▮▮▮▮```html

这段文字使用了内联样式。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 **内部样式表 (Internal Style Sheet)**:在 HTML 文档的 `<head>` 标签中使用 `<style>` 标签定义 CSS 样式内部样式表适用于样式只在当前页面使用的情况
2
3 ```html
4 <!DOCTYPE html>
5 <html>
6 <head>
7 <meta charset="UTF-8">
8 <title>内部样式表示例</title>
9 <style>
10 p {
11 color: green;
12 font-size: 16px;
13 }
14 </style>
15 </head>
16 <body>
17 <p>这段文字使用了内部样式表定义的样式。</p>
18 </body>
19 </html>

▮▮▮▮ⓒ 外部样式表 (External Style Sheet):将 CSS 样式定义在独立的 .css 文件中,然后在 HTML 文档中使用 <link> 标签引入外部 CSS 文件。外部样式表是最常用的 CSS 引入方式,有利于样式复用、维护和缓存,提高网页加载速度。
▮▮▮▮styles.css 文件内容:
▮▮▮▮```css
p {
color: red;
font-size: 14px;
}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index.html` 文件内容:
2 ```html
3
4 <!DOCTYPE html>
5 <html>
6 <head>
7 <meta charset="UTF-8">
8 <title>外部样式表示例</title>
9 <link rel="stylesheet" href="styles.css">
10 </head>
11 <body>
12 <p>这段文字使用了外部样式表定义的样式。</p>
13 </body>
14 </html>

CSS 盒模型 (CSS Box Model)

CSS 盒模型 (Box Model) 描述了 HTML 元素在页面中所占据的空间。每个 HTML 元素都被看作一个矩形盒子,由 内容区域 (content)内边距 (padding)边框 (border)外边距 (margin) 四部分组成,从内到外依次排列。

▮▮▮▮ⓐ 内容区域 (Content):盒子的核心部分,用于显示元素的内容 (例如文本、图片等)。widthheight 属性设置内容区域的宽度和高度。
▮▮▮▮ⓑ 内边距 (Padding):内容区域与边框之间的空白区域。padding-toppadding-rightpadding-bottompadding-left 属性分别设置上、右、下、左内边距,padding 属性可以简写设置四个方向的内边距。
▮▮▮▮ⓒ 边框 (Border):包围内边距和内容区域的线条。border-widthborder-styleborder-color 属性分别设置边框宽度、样式 (例如 solid 实线、dashed 虚线、dotted 点线等)、颜色,border 属性可以简写设置边框样式。
▮▮▮▮ⓓ 外边距 (Margin):边框以外的空白区域,用于控制盒子与周围元素之间的距离。margin-topmargin-rightmargin-bottommargin-left 属性分别设置上、右、下、左外边距,margin 属性可以简写设置四个方向的外边距。

元素的实际宽度和高度计算

元素的总宽度 = width + padding-left + padding-right + border-left-width + border-right-width + margin-left + margin-right
元素的总高度 = height + padding-top + padding-bottom + border-top-width + border-bottom-width + margin-top + margin-bottom

在 CSS3 中,引入了 box-sizing 属性,可以改变盒模型的计算方式。box-sizing: border-box 可以将 paddingborder 包含在元素的 widthheight 内,使得盒模型的计算更直观和方便。

CSS 布局常用属性 (Common CSS Layout Properties)

CSS 提供了丰富的布局属性,用于控制网页元素的排列和布局。常见的布局属性包括:

▮▮▮▮ⓐ display 属性
▮▮▮▮ * display: block:元素表现为块级元素,独占一行,可以设置宽度和高度。例如 <div><p><h1> 等元素默认是块级元素。
▮▮▮▮ * display: inline:元素表现为行内元素,不独占一行,宽度和高度由内容决定,不能直接设置宽度和高度,paddingmargin 属性的垂直方向 (top/bottom) 设置无效。例如 <span><a><img> 等元素默认是行内元素。
▮▮▮▮ * display: inline-block:元素表现为行内块级元素,既具有行内元素的特点 (不独占一行,可以和其他行内元素或行内块级元素在同一行显示),又具有块级元素的特点 (可以设置宽度和高度、paddingmargin 属性的垂直方向设置有效)。
▮▮▮▮ * display: none:元素隐藏,不显示在页面中,也不占据页面空间。
▮▮▮▮ * display: flex:元素表现为弹性盒子容器,用于 Flexbox 布局。
▮▮▮▮ * display: grid:元素表现为网格容器,用于 Grid 布局。
▮▮▮▮ⓑ float 属性:用于实现元素的浮动布局。float: left 左浮动,float: right 右浮动,float: none 不浮动 (默认值)。浮动元素会脱离文档流,向左或向右浮动,直到碰到父元素或另一个浮动元素的边缘。浮动布局常用于实现多列布局、图文环绕等效果。
▮▮▮▮ⓒ position 属性:用于设置元素的定位方式。
▮▮▮▮ * position: static:静态定位 (默认值),元素按照正常的文档流布局。
▮▮▮▮ * position: relative:相对定位,元素相对于其在正常文档流中的位置进行偏移。使用 toprightbottomleft 属性设置偏移量。相对定位元素仍然占据其在正常文档流中的原始空间。
▮▮▮▮ * position: absolute:绝对定位,元素脱离正常文档流,相对于最近的已定位 (position 不是 static) 的祖先元素进行定位。如果没有已定位的祖先元素,则相对于初始包含块 (通常是 <html> 元素) 定位。绝对定位元素不再占据其在正常文档流中的原始空间。使用 toprightbottomleft 属性设置偏移量。
▮▮▮▮ * position: fixed:固定定位,元素脱离正常文档流,相对于浏览器窗口进行定位。固定定位元素在页面滚动时位置保持不变。常用于实现固定头部、固定底部等效果。
▮▮▮▮ * position: sticky:粘性定位,元素在滚动到特定位置之前表现为相对定位,滚动到特定位置之后表现为固定定位。常用于实现吸顶导航栏等效果。
▮▮▮▮ⓓ Flexbox 布局 (Flexible Box Layout):一种强大的 CSS3 弹性盒子布局模型,用于实现灵活、响应式的布局。Flexbox 布局主要用于一维布局 (沿主轴或交叉轴方向排列元素)。通过设置容器元素的 display: flex,将其变为 Flex 容器,然后可以使用各种 Flexbox 属性 (例如 flex-directionjustify-contentalign-itemsflex-growflex-shrinkflex-basis 等) 控制容器内 Flex 项目的排列、对齐、伸缩等。
▮▮▮▮ⓔ Grid 布局 (CSS Grid Layout):CSS3 网格布局模型,用于实现二维布局 (同时控制行和列的布局)。Grid 布局比 Flexbox 布局更强大,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页面布局。通过设置容器元素的 display: grid,将其变为 Grid 容器,然后可以使用各种 Grid 属性 (例如 grid-template-rowsgrid-template-columnsgrid-gapgrid-row-startgrid-column-start 等) 定义网格结构和控制网格项目的布局。
▮▮▮▮ⓕ 响应式布局 (Responsive Layout):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屏幕 (例如桌面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现代网页设计通常采用响应式布局。响应式布局通过 CSS3 的 媒体查询 (Media Queries) 功能,根据设备的屏幕尺寸、分辨率、方向等条件,应用不同的 CSS 样式,实现网页在不同设备上的最佳显示效果。媒体查询使用 @media 规则,可以针对不同的媒体类型 (例如 screen 屏幕、print 打印、speech 语音等) 和媒体特性 (例如 width 屏幕宽度、height 屏幕高度、orientation 屏幕方向等) 设置不同的 CSS 样式。

CSS 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CSS in E-commerce Websites)

CSS 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用于美化网页外观、控制页面布局、实现响应式设计,提升用户体验。电商网站的页面风格、颜色搭配、字体样式、按钮样式、导航栏样式、商品列表样式、商品详情页样式、表单样式、响应式布局等,都是通过 CSS 实现的。CSS 使得电商网站的页面更加美观、专业、易用,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转化率。

2.2.3 JavaScript

介绍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和应用,实现网页的动态交互效果。(Introduces the basic syntax and applications of JavaScript to achieve dynamic interactive effects on web pages.)

JavaScript 概述 (Overview of JavaScript)

JavaScript (简称 JS) 是一种轻量级解释型动态类型脚本语言,主要用于为网页添加交互性动态效果。JavaScript 最初由 Netscape 公司开发,原名 LiveScript,后来为了蹭 Java 热度改名为 JavaScript。尽管名字中包含 "Java",但 JavaScript 与 Java 语言在语法和设计理念上并没有直接关系。JavaScript 是一种客户端脚本语言,代码在用户的浏览器中执行,无需服务器端编译和运行,减轻了服务器压力,提高了用户体验。

JavaScript 基本语法 (Basic Syntax of JavaScript)

JavaScript 语法借鉴了 C 语言和 Java 语言的风格,但更加灵活和宽松。JavaScript 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变量 (Variables):用于存储数据的容器。JavaScript 使用 varletconst 关键字声明变量。var 声明的变量作用域为函数作用域或全局作用域,letconst 声明的变量作用域为块级作用域。const 声明常量,声明后必须立即赋值,且值不能修改。JavaScript 是动态类型语言,变量的类型在运行时确定,可以随时改变变量的类型。
▮▮▮▮```javascript
var name = "张三"; // 使用 var 声明变量
let age = 30; // 使用 let 声明变量
const PI = 3.1415926; // 使用 const 声明常量
age = "三十岁"; // 变量类型可以动态改变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数据类型 (Data Types)**:JavaScript 共有 8 种数据类型:
2 * **基本数据类型 (Primitive Data Types)**
3 * `Number`:数值类型,包括整数和浮点数。
4 * `String`:字符串类型,用单引号 `'` 或双引号 `"` 包裹。
5 * `Boolean`:布尔类型,只有 `true` `false` 两个值。
6 * `Null`:空值类型,只有一个值 `null`,表示空对象指针。
7 * `Undefined`:未定义类型,只有一个值 `undefined`,表示变量已声明但未赋值。
8 * `Symbol` (ES6 新增):符号类型,表示唯一的标识符。
9 * `BigInt` (ES2020 新增):任意精度的整数类型。
10 * **引用数据类型 (Object Type)**
11 * `Object`:对象类型,用于存储复杂的数据结构。
12
13 ```javascript
14 let num = 123; // Number 类型
15 let str = "hello"; // String 类型
16 let bool = true; // Boolean 类型
17 let empty = null; // Null 类型
18 let undef; // Undefined 类型
19 let obj = { name: "李四", age: 25 }; // Object 类型

▮▮▮▮ⓒ 运算符 (Operators):JavaScript 提供了丰富的运算符,包括:
▮▮▮▮ * 算术运算符 (Arithmetic Operators)+ 加、- 减、* 乘、/ 除、% 取余、++ 自增、-- 自减。
▮▮▮▮ * 赋值运算符 (Assignment Operators)= 等于赋值、+= 加等于、-= 减等于、*= 乘等于、/= 除等于、%= 取余等于。
▮▮▮▮ * 比较运算符 (Comparison Operators)== 等于 (值相等)、=== 全等 (值和类型都相等)、!= 不等于、!== 不全等、> 大于、< 小于、>= 大于等于、<= 小于等于。
▮▮▮▮ * 逻辑运算符 (Logical Operators)&& 逻辑与、|| 逻辑或、! 逻辑非。
▮▮▮▮ * 字符串运算符 (String Operators)+ 字符串连接。
▮▮▮▮ * 条件运算符 (Conditional Operator)? : 三元运算符。
▮▮▮▮ * 类型运算符 (Type Operators)typeof 获取变量类型、instanceof 判断对象类型。
▮▮▮▮ * 位运算符 (Bitwise Operators)& 按位与、| 按位或、^ 按位异或、~ 按位取反、<< 左移、>> 右移、>>> 无符号右移。
▮▮▮▮```javascript
let a = 10;
let b = 5;
let sum = a + b; // 加法
let isEqual = (a == 10); // 相等比较
let isGreater = (a > b) && (b < 10); // 逻辑与
let type = typeof a; // 获取变量类型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语句 (Statements)**:JavaScript 语句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常见的语句包括:
2 * **条件语句 (Conditional Statements)**`if...else``switch...case`
3 * **循环语句 (Loop Statements)**`for``while``do...while``for...in` (遍历对象属性)`for...of` (ES6 新增,遍历可迭代对象)
4 * **跳转语句 (Jump Statements)**`break` 跳出循环或 `switch` 语句、`continue` 跳过当前循环迭代。
5 * **异常处理语句 (Exception Handling Statements)**`try...catch...finally`
6 ```javascript
7
8 if (age >= 18) {
9 console.log("成年人");
10 } else {
11 console.log("未成年人");
12 }
13
14 for (let i = 0; i < 10; i++) {
15 console.log(i);
16 }

▮▮▮▮ⓔ 函数 (Functions):JavaScript 函数是一段可重复使用的代码块,用于执行特定任务。函数可以接受参数,并返回值。JavaScript 函数可以使用 function 关键字声明,也可以使用箭头函数 (ES6 新增) 语法。
▮▮▮▮```javascript
// 函数声明
function add(x, y) {
return x + y;
}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 箭头函数
2 const multiply = (x, y) => x * y;
3
4 let result = add(3, 5); // 调用函数
5 console.log(result); // 输出 8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对象 (Objects)**JavaScript 对象是属性 (property) 的集合,每个属性由键 (key) 和值 (value) 组成。可以使用对象字面量 `{}` 或构造函数 `new Object()` 创建对象。可以使用点号 `.` 或方括号 `[]` 访问对象属性。
2
3 ```javascript
4 // 对象字面量
5 const person = {
6 name: "王五",
7 age: 28,
8 city: "北京",
9 sayHello: function() {
10 console.log("你好,我叫 " + this.name);
11 }
12 };
13
14 console.log(person.name); // 访问对象属性
15 person.sayHello(); // 调用对象方法

▮▮▮▮ⓖ 数组 (Arrays):JavaScript 数组是有序的值的集合,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数据。可以使用数组字面量 [] 或构造函数 new Array() 创建数组。可以使用索引 (index) 访问数组元素,索引从 0 开始。
▮▮▮▮```javascript
// 数组字面量
const colors = ["red", "green", "blue"];

// 构造函数
const numbers = new Array(1, 2, 3, 4, 5);

console.log(colors[0]); // 访问数组元素
console.log(numbers.length); // 获取数组长度

1.双击鼠标左键复制此行;2.单击复制所有代码。
                                
                                    
1 ⓗ **DOM 操作 (DOM Manipulation)**:DOM (文档对象模型 - Document Object Model) 是 HTML 文档的结构化表示,将 HTML 文档解析成树形结构,每个 HTML 标签、属性、文本都表示为一个 DOM 节点 (node)。JavaScript 可以通过 DOM API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操作 DOM 树,动态地修改 HTML 元素的内容、样式、属性,以及添加、删除 HTML 元素,实现网页的动态更新和交互效果。常用的 DOM API 包括:
2 * **获取元素**:`document.getElementById()` (根据 ID 获取元素)、`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 (根据类名获取元素集合)、`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根据标签名获取元素集合)、`document.querySelector()` (根据 CSS 选择器获取第一个匹配元素)、`document.querySelectorAll()` (根据 CSS 选择器获取所有匹配元素集合)。
3 * **修改元素内容**:`element.innerHTML` (设置或获取元素的 HTML 内容)、`element.textContent` (设置或获取元素的文本内容)。
4 * **修改元素样式**:`element.style.propertyName` (修改元素的内联样式)、`element.className` (修改元素的类名)。
5 * **修改元素属性**:`element.getAttribute()` (获取元素属性值)、`element.setAttribute()` (设置元素属性值)、`element.removeAttribute()` (移除元素属性)。
6 * **创建、添加、删除元素**:`document.createElement()` (创建新元素)、`parentNode.appendChild()` (将元素添加到父元素的末尾)、`parentNode.insertBefore()` (将元素插入到父元素的指定子元素之前)、`parentNode.removeChild()` (从父元素中移除子元素)。
7 ```html
8
9 <!DOCTYPE html>
10 <html>
11 <head>
12 <meta charset="UTF-8">
13 <title>DOM 操作示例</title>
14 </head>
15 <body>
16 <div id="myDiv">
17 <p class="text">原始文本内容</p>
18 </div>
19 <button onclick="changeText()">修改文本</button>
20
21 <script>
22 function changeText() {
23 let pElem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myDiv .text"); // 获取段落元素
24 pElement.textContent = "新的文本内容"; // 修改文本内容
25 pElement.style.color = "red"; // 修改文本颜色
26 }
27 </script>
28 </body>
29 </html>